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
有学者指出,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这揭示出程朱理学( )
A、
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
B、
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
C、
为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
D、
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
举一反三
材料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幼年家贫,但读书刻苦,后中进士,步入仕途。曾执掌应天书院,极力倡导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在担任地方官时兴修水利、开军仓救灾、固边安民。后入朝为官,1043年,针对北宋吏治不整问题,主持了“庆历新政”,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宋史》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但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范仲淹一生始终为国计民生忧心不止,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范仲淹死之日,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南宋朱熹称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摘编自闫德亮《浅析范仲淹的廉政思想》
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不仅被视为“伪学”遭到打击,而且当年科举取士也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这表明( )
朱熹说:“……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
儒学的一次自我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一更新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