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9年浙江省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模拟卷8
材料一:1911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获得了某种补偿。1912—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后来又迎来了五四动,形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材料一:14—17世纪的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寄春是多么美丽何,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料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据李大钊《青春》(发表于1916年的《新青年》杂志)
材料三:1919年9月,21岁的周恩来在天津组织成立了学生进步团体——觉悟社。下为他执笔的觉悟社的纲领性文章《“觉悟”的宣言》内容节选。
“觉悟”的声浪,在二十世纪的新浪潮中,蓬勃得很厉害。……有了这种“党悟”,遂酝酿成这次全国的“学潮”,冲动了全国的学生界,人人思想向“觉悟”方面走。
——据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③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一:“第一次被欺凌”“在西方的商人、蒸汽机和坚船利炮面前,以及在西方的思想面前,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投降了、崩溃了”。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第一次向列强说‘不’”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的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空无一人。拒绝签字,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这种不妥协的态度为中国博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为日后重新解决山东问题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材料一: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一一-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三个多月时间内就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其中最发人深省的就是革命中的妥协策略及运用。如汉族和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民族妥协与和解,南方革命政权和清朝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和解等。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材料三:事件的经过表明,中共中央努力与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多方和谈、取得妥协,以便促使蒋停止剿共战争。很快,宋子文和宋美龄与张、杨及周恩来达成了某种和平统一、共同抗日的政治 默契。国共两党终于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找到了相互接近的立脚点。
-—摘编自杨奎松作品《革命(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