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适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来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顾瞻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环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把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巴亭亭如盖矣。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乙】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刷。“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鸣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殓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天: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大待其嫁如此而已。

(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变矣       凡:一共 B、吾妻来       归:女子出嫁 C、得软脚病     比:等到 D、不临其穴     窆:下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客逾宴              则待终丧取以来 B、指叩门扉曰        可守待终丧 C、成,则可待手      一在天 D、后六年,吾妻死      然乎?其不然乎
(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先是庭中通南北为 B、东犬西 C、汝去年 D、其竟以此而其生乎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母亲听到大姐“而位”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儿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抒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 B、甲文写先问儿、祖母送、亡妻学书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将内心的悼亡之情思念之意、刻骨之思表达得淋滴尽致,可谓情无限意无穷。 C、乙文中对十二部死亡的日期说法不一,大概是东野的使者没有向十二的家人问明日期,耿兰报丧时也没有告诉日期,于是,作者推测东野是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就详细地说了个日期来应付他 D、乙文从“鸣呼!汝病吾不知时至“彼苍者天,易其有极”,一句紧接一句,一字紧接一字,顿足胸,呼天抢地,痛悔之气贯注,悲痛之情发展到最高点
(5)、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大母婵也,乳二世,先她抚之甚厚。

②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叶适,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擢淳熙五年进士第二人,授平江节度推官。丁母忧,改武昌军节度判官。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于丞相,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及孝宗不豫 , 群臣至号泣攀裾以请,光宗竟不往。未几,孝宗崩,光宗不能执丧。军士籍籍有语,变且不测。适告宰相留正曰:“上疾而不执丧,将何辞以谢天下?今嘉王长,若预建参决,则疑谤释矣。”宰执用其言,同入奏立嘉王为皇太子,光宗许之。俄得御批,有“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之语,正惧而去,人心愈摇。知枢密院赵汝愚忧危不知所出,适告知阁门事蔡必胜曰:“国事至此,子为近臣,庸坐视乎?”蔡许诺,与宣赞舍人傅昌朝 知内侍省关礼、知阁门事韩侂冑三人定计,适得之,即亟白汝愚。汝愚请必胜议事,遂遣胄因张宗尹、关礼以内禅议奏太皇太后,且请垂帘,许之,计遂定。翌日禪祭太皇太后临朝嘉王即皇帝位亲行祭礼百官班贺中外晏然汝愚既相,赏功将及适,适曰:“国危效忠,职也。适何功之有?”除权兵部侍郎,以父忧去。服除 , 召至,除权工部侍郎。时有劝侂胄立盖世功以固位者,侂胄然之,将启兵端。侂胄欲藉其草诏以动中外,改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以疾力辞兼职。会诏诸将四路出师,适又告侂胄宜先防江,不听,未几,诸军皆败。及金兵大入,适谓人心一搖,不可复制,遂上堡塢之议 , 初,淮民被兵惊散,日不自保。适遂于墟落数十里内,依山水险要为堡坞,使复业以守,春夏散耕,秋冬入堡,凡四十七处。又度沿地创三大堡,每堡以二千家为率,教之习射。无事则戍,以五百人一将。有警则增募新兵及抽摘诸州禁军二千人,并堡坞内居民,通为四千五百人,共相守戍,三堡就,流民渐归。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谥文定。

(节选自《宋史·叶适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 , 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椽。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众人止之,翊曰:“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注】①拂:翯之子。②申甫:拂之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问,且使边郡檄其国可也。”充启从之,禧即行。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且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调郧乡主簿 , 迁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早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早,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 , 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改秘书丞,历御史台推直官。翰林学士杨亿荐为监察御史。贡举初用糊名法,士逊为诸科巡铺官,以进士有姻党,士逊请避去,真宗记名于御屏,自是有亲嫌者皆移试,著为令。中书拟人充江南转运使,再拟辄见却,帝独用士逊。再迁侍御史,徒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绪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明道初,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明年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 , 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以兵部尚书入相,封邱国公。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因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康定初,士逊言禁兵久戍边,其家在京师,有不能自存者。帝命内侍条指挥使以下为差等,出内藏缗钱十万赐之。及简辇官为禁军,辇官携妻子遮宰相、枢密院喧诉,士逊方朝,马惊堕地。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改)(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