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① ② ③ ④
材料:开国之后,明太祖开始着手建立新的金融体系。由于铜钱严重不足,政府又尝试恢复纸币制度。洪武七年(1374年),明政府订立钞法,设宝钞提举司。次年,造“大明宝钞”。宝钞为不兑换纸币(即可以用金银换宝钞,却不能用宝钞换金银),政府发钞不储备金、银本钱,禁止民间以金银相交易,违者治罪。洪武九年又令天下税粮以银、钞、钱、绢代输。明政府初行钞法。对钞币的发行童并无限制。加之作假成本低,伪钞泛滥,于是发生钞币贬值等情况。到了洪武二十七年,贬值已经超过六倍。钞币的贬值使得政府官员原本就低的俸禄(由粮食加钞币构成)变得更加可怜。到洪武末年,钞法阻滞不行,民间交易只用金银。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皇帝终于放松了用银的禁令,逐步使得民间金融系统脱离了政府的摆布,推动了民间经济的繁荣,无意之间让这个原始、僵化的帝国存活了近三百年时光。
——据漆侠主编《这个改革通史·明卷》等
材料 明清史研究明、清两个王朝统治时期的中国历史。把明、清两个王朝作为一个时代来研究,主要着眼点在于社会演变,不在王朝兴衰,因而明清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根本上说,是关于一个特定时代中国人民、社会、国家各方面经验的综合史,不是王朝断代史。李洵先生主张把明清时代看作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立”的时代。他指出:“这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结合部,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中国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接轨的尝试,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尝试,东西文明文化统合的尝试,以及新旧社会相递变的尝试。这个时代的历史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也不是习惯上常说的那种‘断代史’,而是一个特殊的作为一个整体时代的历史。”
——摘编自赵轶峰《明清史的大时代特征与明清史研究基本问题》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明清历史研究的诸多视角。请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研究视角拟定观点,对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