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初年,宰相常在门下省议事,称之为政事堂。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并不负责裁决政务,政务的裁决在尚书省和门下省。高宗时期,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伴随议、表、状等文书大量增加,皇帝上朝议事的减少,中书舍人由“侍奉进奏”的职掌逐渐发展为参议表章,逐渐取得裁决政务的职权。开元十一年(723),张说任中书令,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所用印文为“中书门下之印”。因尚书省不设令,仆射名份不及两省长官,故名为“中书门下”而略去尚书省。

材料二:内阁的阁臣,一般都是文学侍从出身。最初内阁的大学士从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学士、编修等人员中选用,后来内阁地位不断提升,内阁大臣的选拔,一般从六部尚书或吏部侍郎等重要职位上选拔。明朝内阁制度下,全国的奏章,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按照规定,明朝皇帝针对内阁所作的“票拟”仅仅批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万历皇帝年幼即位,他早年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因此张居正常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中枢议事机构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内阁制度的利弊。
举一反三
制度建设与社会变迁

变法

史籍记载

释文

李悝变法

(魏国)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封赏有功劳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商鞅变法

(秦国)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在战场立功的人,都可以获得爵位;王族宗亲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册

乐毅变法

(燕国)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着处之

不把禄赏私馈给亲近之人,应授给功劳多的人;不把官职交付给宠幸之人,应让有能力的人来担任

唐朝三省的职权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施行。中书省由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发下,但舍人仍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中书舍人把命令草成后,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读,审读通过,由给事中(门下省专掌封驳的官员)签名副署,才行下到尚书省施行。如被封驳,则此事便当作罢论。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1912年3月5日,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要求:确定总论点,选择两个不同类别的证据进行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