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多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材料 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认为,判断史实的标准要依据‘新异性’标准,就是该史实在人类社会中富于“内容的特殊性”,其新异性乃是相对于同一特殊的历史范围而定。同一事情,对于同一民族或地域的历史而言,与对于全人类的历史而言,其新异程度可以不同。
请根据作者的观点,用“新异性”这个概念解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对中国和对欧洲社会的不同作用”。(要求史论结合,语言清晰条理)
①
大司马;《神农本草经》;五经博士
②
稷下学官:《商君书》;《道德经》
③
二府三司;《梦粱录》;米芾
④
风力水车;《天工开物》;《杏园雅集图》
材料
沈括(1031一1095),北宋政治家、科学家。34岁时,沈括赴汴京参加编校昭文馆书籍,后迁馆阁校勘。41岁时,沈括提举疏浚汴河,兼提举司天监,改良和创制天文仪器,编修新历。43岁时,其被任命为河北西路察访使,致力于兴修边防设施,加强边防。《宋史·艺文志》载沈括曾作《孟子解》,主要包括:推崇“君子之道”;阐发“以民为本”;强调“人性本善”;实践“穷理尽性”;善养“浩然之气”。《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其代表作《梦溪笔谈》以及《补笔谈》分为“乐律”“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药议”等节。李约瑟将《梦溪笔谈》分为584节加以分析,其中属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分别为377节、207节。
——摘编自乐爱国《北宋儒学背景下沈括的科学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