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 语文园地七

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一开始弯弯的,细细的,像;过了几天,她长胖了,像;又过了几天,长得像个;又过了几天,她变得圆圆的,像一个。她总是在变,所以裁缝师傅做的衣服她总是不能穿。

举一反三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我的心灵永不失重

    ①景海鹏,十年三上太空的壮举,建立了飞天英雄卓著的功勋

    ②景海鹏的飞天之路是从1998年1月开始的。当年,他从1500多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 成为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而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在五年内完成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31岁的景海鹏竟以超常的付出,苦心砺剑,于2003年取得航天员资格证书,具备了执行飞天任务的能力。

    ③2008年9月,景海鹏第一次太空圆梦。为了买现梦想,他和战友凭着一股韧劲儿,利用3年时间认真学习,特别在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舱外学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点准备。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他终于和翟志刚、刘伯明驾乘“神舟七号”进入太空,完成出舱任务,买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④凯旋之后,景海鹏将成绩、经历和心态全部“归零”,告诫自己:一切从头开始。

    ⑤执行“神舟九号”任务,需完成我国首次手动交会对接,这对航天人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按照计划,共同科目训练期间,每位航天员一周最多安排两次对接训练,每次训练1个小时左右。【A】而景海鹏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晚上都会加练1个小时,每个周末还加练半天。在“神舟九号”任务考核之前的三年里,他已经练了1700多次。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带领刘洋和刘旺驾乘“神舟九号”进入太空,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的任务。

    ⑥二度飞天之后,景海鹏不为“功成名就”所动,坚守“宁可备而不用,绝不用而不备”的信条,全身心备战“神舟十一号”任务,他再次顺利入选乘组。

    ⑦“神舟十一号”飞天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科学试验最多的,其中4次跑台束缚装置验证试验都要求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进行。前两次试验时,景海鹏和陈冬在跑台上找不到任何感觉,连走都不成样子,参研人员备感压力。【B】景海鹏几个晚上都睡不好,他反复琢磨动作要点,多次和专家、战友寻找原因。第3次试验时,他站在跑台上一边走一边仰头和陈冬说话,忽然奇迹出现了——他竟然能顺畅地走起来了!他又试探着跑起来,竟然也成功了!他开始用各种姿势跑,还跟陈冬两人抱着、背着、扶着,同样也成功了!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神舟十一号”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完成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向空间站又迈出重大一步。

    ⑧景海鹏三度飞天,饱尝了“激动”“幸福”和“享受”的滋味。他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明天的路标;他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他那“身体可以失重,心灵永不失重”铿锵而有力的誓言给我们以人生的启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