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高考模拟考试(三)试卷
材料:
古代 |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
近代早期 | 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
1850年前后 |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
20世纪初 |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
20世纪中叶以来 |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
21世纪初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年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l-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l-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l-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l-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