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

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元)

343.4

1826

7073

2862

材料三: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四: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24日通过)

(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另一条新道路”指的是什么?“新道路”的实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199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举一反三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材料一:

人物

面临危局

应对之策

结果

列宁

1917年,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发动①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实施新经济政策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毛泽东

大革命失败,国民党血腥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领导秋收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②、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1928

1937

世界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电力

10

3

2

6

4

3

5

3

3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是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这种贡献具体体现为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

——摘编自《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

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择一项史实,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