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5单元检测卷 语文S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伞的故事

    小时候,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织布机的声音了。

    这一夜,我枕着织布机的声音入梦了。一早醒来,织布机的声音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地,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2)、用“”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3)、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过去了。在这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________的教诲,忘不了您那________的目光。从开始学枯燥的拼音字母到能写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杨老师,你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您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________地嘱咐我天天读。是您那充满期待的目光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一起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转眼间要分开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是你们,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________地上下楼梯。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________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在伞里吗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脊背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战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