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失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韵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图二幅:
图1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图2魏晋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丈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摘编自《秦始皇诏版铭文》
材料三: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