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而汉武帝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史 料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
(1)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 材料中的言论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blank#}1{#/blank#} |
(2)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玄宗 | 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时代。 | {#blank#}2{#/blank#} |
(3) |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梁启超《李鸿章传》 | 材料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 {#blank#}3{#/blank#} |
(4)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马关条约》 | 材料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 {#blank#}4{#/blank#} |
(5) | “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 ——达尔文 | 否定了神学创世说,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blank#}5{#/blank#} |
(6) |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 材料表明的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blank#}6{#/blank#} |
材料一
第五讲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A 时期) 第一节 构建大一统政治秩序 一、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 第二节 形成统一经济体系 一、统一度量衡 二、车同轨 …… 第四节 深化文化交融格局 一、书同文 二、儒学正统 …… | 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南北对峙数个世纪的分治局面,深化了大一统制度实践,在承袭历代以来民族融合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建树,边疆各地对中央政府的政治向心力趋势越来越强,为继起的明、清两代的长期统一初步奠定了基础。 |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最早、正式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35年,田汉、聂耳谱写的歌曲一经诞生即迅速传唱大江南北,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更警醒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元)
| 民族地区人均收入与贫困人口概况
|
——以上材料均整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2024年版)
政局动荡不安 |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
农业继续发展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
各国进行变法 |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