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青龙山农场场直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材料一:2017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创新成果多。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实现中期驻留,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中国创新令世界瞩目、让人民自豪。中华大地在创新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材料二:随着2016年我国网民数量和微信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分别突破7.1亿和8.5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不科学不“靠谱”的“心灵鸡汤”、八卦谣言误导公众、危害社会。“苏打水能防癌”“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的2016年“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引发了不少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呼唤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精神,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①“双一流”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双一流”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③“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地位
④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⑤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总体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①体现了我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改革开放
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④说明为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带领人民实现同步富裕值得肯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10年砥砺奋进,10年伟大变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全社会科研经费由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首位。10年间,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材料二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要补齐诸多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