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一)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果断地采取了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推行新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一: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被一种宿命论的恐怖封冻时,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近些年来国家一直生机勃勃……
——1941年美国某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
材料二:合众国人民并未气馁。危急时刻,他们的要求是,希望政府采取直截了当、迅猛有力的行动。他们愿意接受领导并遵守纪律、听从调配。他们让我领受了这一使命,为他们实现愿望。基于这种精神,我接受了任命。
——1933年美国某总统第一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纪录片《苦难辉煌》解说词
材料一: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材料三: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