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4.1 从岩石到土壤(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
(3)、实验结论是
举一反三

农业生产中为了获得高产,就要设法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为此,某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实验研究。

【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氧气的释放速率来测定;产生的氧气滞留在叶片,会使叶片在液体中上浮。

【实验器材】长势相似的绿萝叶片、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注射器、打孔器、右图所示的实验台(不同高度放有三组烧杯)等。

【实验步骤】

①用打孔器在绿萝叶片上取大小相同的小圆叶片若干,用注射器排出叶片细胞间隙的气体,使叶片在蒸馏水中都能下沉;

②在每组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HCO3溶液(不考虑溶液密度差异),然后用镊子将小圆叶片放入烧杯中,每个烧杯10片;

③点亮LED灯带,记录每个烧杯中8个叶片上浮到水面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越弱。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和{#blank#}1{#/blank#}。

【实验结果】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记录如表。(单位:秒)

【实验结论】{#blank#}2{#/blank#}。

【评价反思】 ①本实验的重要改进是用LED冷光源代替传统的白炽灯,这一改进对该探究的主要意义是{#blank#}3{#/blank#}。

②实验中每个烧杯放10个小圆叶片,而统计时只选取前8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blank#}4{#/blank#} 。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 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个小塑料瓶,B 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 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 h,记录的实验

⑵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 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blank#}1{#/blank#},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 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 Δh(cm)


5.1

5.2

5.1

M

5.2

①水柱高度 h 随温度的升高而{#blank#}2{#/blank#}(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blank#}3{#/blank#}(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 40.3 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