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混合 | 溶液褪色 | 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 碳碳双键 |
B |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 钡和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亚硫酸钠溶液己变质 |
C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 双氧水 | 紫色褪去,产生气泡 | H2O2具有还原性 |
D |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 滴入酚酞 | 溶液不变红 | 油脂己经完全皂化 |
选项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FeCl3溶液、NaOH溶液 | 制Fe(OH)3胶体 |
B | 圆底烧瓶、导气管、烧杯、铁架台 | 干燥的二氧化碳、蒸馏水 | 模拟喷泉实验 |
C |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 | NaCl溶液 | 蒸发溶液得到晶体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 | 将盐酸滴入放有大理石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B | 分离乙醇和乙酸 | 将混合物放在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分液 |
C | 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 |
D | 证明 KCl 中存在离子键 | 熔融状态的 KCl 是否导电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先出现蓝色沉淀 | Ksp[Mg(OH)2]> Ksp[Cu(OH)2] |
B | 向10mL0.1mol·L﹣1的AgNO3溶液中滴加几 滴0.1mol·L﹣1的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 淀,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的KI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不含K+ |
D | 某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变浑浊 | 说明该盐是碳酸盐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