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同步练习

“20世纪90年代,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上述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①军事化  ②多极化  ③信息化  ④全球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举一反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亚非拉地区在不断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每十年都有一次大发展。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电子技术问世后,其发展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的阴影部分所示,依次是1948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图一)和“黄金储备”占世界的比重(图二)。

材料三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
材料四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尼赫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请从该材料中找出这次科技革命的两个特点。
(2)材料二图片所示的是哪个国家的信息? 该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何种经济地位? 你认为该国取得这种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共同敌人”指的是什么? 斯大林预测的“同盟分裂”成为现实,导致美苏“同盟分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美苏“同盟分裂”导致什么政治格局的出现?
(4)材料四中“厄运的时代”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印度独立于哪一年?

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苏联篇】

材料一: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摘自高中历史课本《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国篇】

材料三: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大国崛起》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重新巩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篇】

材料五: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材料六: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