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 |
艾青 | 《我爱这土地》 | 以设问的方式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 |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
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
⑤ {#blank#}5{#/blank#} | 《咸阳城东楼》 | 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 ⑥{#blank#}6{#/blank#} ⑦{#blank#}7{#/blank#} |
韩愈 | ⑧《{#blank#}8{#/blank#}》 | 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李商隐 | 《无题》 | 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奉献终身,至死不渝。 | ⑨{#blank#}9{#/blank#} ⑩{#blank#}10{#/blank#} |
下面表格是勤思小组的同学们关于读诗方法的梳理,请你帮助他们填写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方法 | 诗句 | 感悟 |
明背景 | 正是江南好风景, {#blank#}1{#/blank#}。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安史之乱,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 |
{#blank#}2{#/blank#},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长安未收,重阳登高, 重重忧虑,深深关切。 | |
抓意象 | 晴空一鹤排云上,{#blank#}3{#/blank#}。 (刘禹锡《秋词》) |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 不羁山水,寄托少年意气。 | |
善想象 | {#blank#}6{#/blank#},{#blank#}7{#/blank#}。 (李商隐《夜雨寄北》) | 想象团聚,消解分别之苦。 |
{#blank#}8{#/blank#},若出其中; {#blank#}9{#/blank#},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虚写日月星汉, 展现博大胸襟。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