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6课 给巴特勒的信 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叶匡政

        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士得公司宣布,2009年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到2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那“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假如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留着一种缺憾。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这个事实不会变。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答案】
    (2)你是怎样理解“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这句话的?
    【答案】
    (3)结合全文,说说“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意。
    【答案】
    (4)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流失在外的兽首文物?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树
                                                                                     零落
          ①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里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
          ②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一种执拗的安定。
          ③一粒树种破土而出,便见着了光,见着了温度,也见着了生命。树以光明为生,不在黑暗里行走。
          ④树不贪心,也不忧愁,它相信上天的眼睛,在它饥渴的时候,天会赐给它空气、雨水、阳光。树不慌忙,不夸张。树的生命,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百年,它不能预测自己的生死。但它却淡定如水,安之若素。十天长出叶的,不会因为害怕无常的到来而在一天之间长出叶;花朵在一夜凋谢的,世间的一切热闹与恩宠也不能让它多留一分钟。它在每一刻都发挥着生命的极致,如夏花绚烂,如秋叶肃穆。
          ⑤树,独立于天地间,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它谦卑、真实、不做作。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和时节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长出自己的枝叶,从不嫌花朵无色,枝叶无香。无花果不羡慕牡丹的富丽堂皇,冬青也不妒忌桃李的繁花似锦。
          ⑥ 它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它在世上仅存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每棵树的耳朵都听从自己心底发出的声音:“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⑦人有情,树亦有格调。松柏之坚韧、银杏之清奇、垂柳之绮丽、樟之洁身自好、桃之艳丽、李之淡雅……一如尘世中人,各人守住各人的姿态。云淡风轻地在尘世中展开。
          ⑧树常被人杀戮,瘦弱矮小者成为柴禾,化为焦炭。亭亭玉立者,则沦为木材,树身遭钢锯横穿,斧头砍伐。树的气韵,至死不变。几百年前的家具,它的质地、气息是人所不能改变的,时光也难以腐蚀。
          ⑨树是真正的隐者,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把它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半寸阳光,也觉满足,一样发出赏心悦目的光辉。试看尘埃飞扬的闹市里,行色匆匆、愁眉不展的永远是人类。
          ⑩树是禅,身在尘嚣,心寄世外。
          ⑪树是正直而慈悲的。不管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春风得意还是落魄贫穷,那些绿叶满枝的树,都对你一样亲近、一样熨帖、一样眷顾、一样容纳。给你宁静,赐你淡泊。昨日的树如此,今日的树如此,明日的树依旧如此。
          ⑫树的善,一如既往。
          ⑬ 树,临风而语,沐雨而笑,恬于生而静于死。尘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
          ⑭当你辗转人世而浪迹天涯,当你疲于奔命而绝望恐慌,当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时,请停下来看立于尘世里却欣欣然向着阳光的树,你是否在刹那间泪流满面。
                                                                                                                                                          (选自 《思维与智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儿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儿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嗉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儿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儿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唉!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儿的全身,此刻小男孩儿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儿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儿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儿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儿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儿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儿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儿,竞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忆里的乡戏

    曾令兵

        很久以前,家在近郊,桑葚的红紫,阳桃的青绿,茉莉的皎白,菊花的金黄,都曾是为我美好重年打底的绚烂,但总是不及村里青石戏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戏曲留下的妖娆。

        每逢农历里的大节,悠扬的歌声在清凉的夜风里断断续续地传来,轻敲着耳骨钻进心里,一丝一缕地洇成一片浮动的朦胧月色的迷醉时,我就马上明白村里请来的戏班子已开始吊嗓子练唱了。恍隐中,艺人们躲在飘飞水袖后面的羞涩笑靥仿佛就在眼前,于是便万分心急地拉着爷爷去看戏。

        小庙前的空地上也早就坐满了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但从不高声说笑。农人们平日里的粗犷全不见了,脸上全无例外地带着幸福的神采,眼角眉梢上写满了认真与期待。此时,皎洁月光下的戏台正浸润在夏夜清冽而洁净的空气里,还弥漫着日间谷子残留堕微香,夹杂着泥土和夜雾的味道,轻轻一嗅就舒坦无比

        终于开唱了,师傅们敲着金钹拉着二胡,好听的亲切曲调就飘了出来飞到各个角落,让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故乡的乡戏虽然没有吴侬软语的越剧那样珠圆玉润,却带着特有的热情,活泼但不媚俗,平易却又不卑贱,向外散发着它古老而不失蓬勃的生命力。只是年纪尚小,听不全那些时而迅疾时而凝重的台词,总是一知半解地连蒙带猜,也分外关注台上艺人的一颦一笑。不必说孩子们最喜欢的滑稽可笑的丑角,即使是面对拖着长腔的老生也舍不得移开眼去,小小年纪竞也会随着剧情不时喟然长叹抑或拊掌大笑。

        只是黄毛丫头实在无法免俗,最喜欢花旦与小生。记忆里的小生是由女子反串的,那清丽如水的容颜在峨冠博带的映衬下倒也平添几分英气。雪白的扇骨一滑,书生的倜傥潇洒就在风中徐徐绽放。只是那小女子些微的腼腆与羞涩依旧会偶然地在那儒雅的微笑里悄悄显现出来。演花旦的也是极为标致的女子,掩嘴微笑时会忽然满脸绯红,让双颊上的胭脂生动起来,清甜的歌声在那一低头的温柔里慢慢荡漾开去,搅得台下人们的心里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唱到动情处,她眉尖一蹙,长长的水袖一摆,自是有说不出的妩媚。

    故事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俗套,俱是花前月下的才子佳人,征战沙场的骠骑女将。但这些全都凝聚着故乡人们的憧憬与希冀,对于善良和正义的坚持与笃信让一切都变得可亲可敬。曲折跌宕的情节也叫人分外着迷,心旌摇动之际就跌入了戏中的情境,为英雄早逝扼腕,替美人玉殒心伤。所以,每当爷爷倦了要走我都会固执地留下来,哪怕要独自一人走在归家的夜路上。

        多年来我还一直认为,戏台上眉分八彩气宇轩昂的俊朗与眉似远山朱唇妙目的俏丽,是生活里难以企及的美好,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拥有那复活瞬间的鲜活和感动。浓缩了芸芸众生生命轨迹的乡戏,将凭借着它绵长而坚忍的生命力,在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季节里,向所有憧憬美好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一切美丽的故事……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壮行(刘博文)

    ①二十三岁学拳,为时不晚。

    ②“尽管奇经八脉早就发育健全,但你尚存慧根,你小子聪明之处就在于拜在我咏春门下。”师父接过茶,轻轻沾一下嘴唇,如是言道。

    ③手执茶水的薛岳俯首,嘴边挂着师父在上,一双眼却骨碌碌转个没停。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要不是租界对面那家洪拳馆徒弟众多,担心学不到什么精髓,他才不会来这儿。

    ④毕竟洪拳硬气,男子汉就该练它,多阳刚。

    ⑤咏春,女人拳,扭扭捏捏,有没有用还得另说。

    ⑥“有没有用一试便知!”看透薛岳心事的师父,清瘦的面颊上显出点点笑意,“你出手!”

    ⑦“当真?”薛岳脖子扬起。

    ⑧“只管用拳,随便打。”

    ⑨先前在码头扛包维持生计,薛岳自负手劲异于常人,很少出重手。乱拳打死老师父的事,自民国成立以来,这些年间可没少发生,是以第一拳击出,他抱以谨慎的态度。

    ⑩却不料虎虎拳风如砸在棉花上。

    ⑪难不成真有点儿门道?第二拳伴随疑问击出,师父宛如探囊取物般,竹竿状纤瘦的手臂已迎至薛岳面门。

    ⑫合拳作掌,巨大的力道被轻轻松松收回,只在他额头上蜻蜓一点,如风起于青之末。

    ⑬薛岳尚未反应过来,一场斗力便告结束,事实证明,乱拳打死的只可能是假师父。

    ⑭“你讲得没错,咏春的确是女人拳,但并非专门给女人练的,咏春拳乃百年前五枚师太所创立,后经女侠严咏春发扬光大,其与佛山梁博俦结为伉俪,乃广东武林一段佳话。”师父端起茶杯,很响亮地啜了一口,气势顿时十足。

    ⑮“与洪拳等大开大合的南拳不同,咏春注重近身搏杀中以巧卸力,以弱胜强,多为中线出手,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为其内核,摊、拍、圈、膀、伏、枕、护、耕,咏春由上述八种基本手法构成,莫要觉得我说的这些枯燥无味,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师父合上茶盖,拜师茶结束。

    ⑯那晚广州城枪声四起,枪快还是拳快的质疑遍布在大大小小的国术馆内。薛岳不在乎,或者说,自己学拳的动机单纯,练武不是为了喊打喊杀,无非是谋生时能不受人欺负。

    ⑰不曾想,追随师父三年,除入门身法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外,竟没学到任何搏斗本领。

    ⑱师父,远比自己想象中孬。

    ⑲“他若有种,就该与我一道,打平租界对面的洪拳馆,而非在我被沙包大的拳头围殴后,默不帮手,反而教训起我来。”薛岳心中有气,口中不平。

    ⑳“你给我记住,中国人的拳头对外不对内!”师父厉声呵斥。

    ㉑又来这套!薛岳无法接受这套满嘴冠冕堂皇的说辞,师父坐视不管的态度除了让自己寒心,也更坚定了他对于咏春不能打的看法。呸,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孬种罢了。

    ㉒良禽尚知择木而栖,倒不如回码头继续扛包来得安生!

    ㉓在日本人大肆进军广州城后,薛岳才彻底明白,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国破岂有山河在?彼时城里城外,枪炮声此起彼伏,港口的江水都叫鲜血染作赤色。

    ㉔乱世,硝烟,烽火,回过神,他已赶上离开港口最后那班轮渡。

    ㉕上船前听得岸边传来熟悉的声音,竟是洪门铁线拳的弟子,薛岳眉头紧蹙,压低帽檐。

    ㉖从大伙儿谈天中他才晓得,租界外的咏春拳是唯一没有撤出广州城的国术馆,师父说了,誓与广州共存亡,用咏春,为国术以壮行色。

    ㉗各位爷猜猜,是咱拳头硬还是枪子儿更威猛?

    ㉘众说纷纭,船舱中更有好事者支起赌档。

    ㉙七步之内,拳快,七步之外,枪有必胜的把握。

    ㉚不过,凡事都有但是。

    ㉛向来瞧不上师父的他,在船驶出港口前纵身跃起,几个跳落,上岸,朝租界方向奔去,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㉜子弹在师父身上迸射出扑鼻的血腥气。

    ㉝“师父,您这是何苦?”薛岳跪泣。

    ㉞“小子,快走!”师父纤瘦的手臂,指向北方。

    ㉟一路向北,薛岳脑海中全是师父一息尚存前,耗尽气力给他的答复。

    ㊱“天下兴亡,武夫有责。以吾辈一死开国人民智,为时不晚!”

    ㊲确实不晚,被师父竹竿状纤瘦手臂击碎喉咙的鬼子,无一人得以活命。

    ㊳你记好,咏春向来讲究以弱胜强,去北方偷偷开枝散叶授拳,待到春光潋滟晴方好时,若我泉下有知,佑吾门人上阵多杀些鬼子。

    ㊴薛岳挥泪,先北上,再南下,何惧关山路遥,当为师父以壮行色,用咏春。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