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同步练习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表
阶段 |
时间 |
主要涉及地区 |
主要表现 |
第一阶段 形成 |
16世纪—19世纪中叶 |
由欧洲到北美 |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
第二阶段 发展和扩散 |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逐渐波及世界 |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第三阶段 在全球的确立 |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
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第四阶段 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全球 |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众所周加,“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起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起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无论前途是睛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 |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 |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 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 ||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 |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 |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 | |
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
根据材料中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
【小组一:地图资料】
【小组二:名人名言】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玻利瓦尔 | 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 不使用暴力,是谦逊的极 限。 ——甘地 | 我就在开罗,我和你们一起抵抗入侵, 直到战斗到最后,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纳赛尔 |
【小组三:文献摘录】
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摘自《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