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乐清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某种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⑴上述转化过程需要用到某种“缓冲液”,以维持一定的pH;
⑵斐林试剂遇纤维素呈蓝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作用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⑴【设计实验】
步骤一:取两支同样的试管,在试管1中加入2毫升用缓冲液当溶剂配制的纤维素酶溶液, ▲ .
步骤二:将两试管置于 ▲ , 时间为30分钟.
步骤三:在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适量纤维素液,然后同时置于60℃(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的水浴中保温,时间为10分钟.
步骤四:在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适量斐林试剂,观察实验现象.
⑵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二: .
棒棒糖为何溶得快
一次,弟弟在吃棒棒糖时,把糖浸在水杯里玩,由于棒还拿在弟弟的手里,棒棒糖只能浸在水的上部。我发现被溶解的糖不断往下流,看上去溶得很快,马上联想到平时放在水中沉底的冰糖好象没有溶得这么快。我当即让弟弟把棒棒糖放在杯底,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溶解的速度慢多了。难道深度也会影响溶解的速度?为此,我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器材:6只500毫升量筒、细棉线、晶体糖(1.5cm×1.5cm ×1.5cm)、自来水
实验步骤:①往各量筒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②用细棉线一端将晶体糖系好,另一端与木棒系好;③将糖放入量筒中。木棒架在量筒上,调整糖块位置到各个预定的深度(如表所列);④实验时测得室温为26℃;⑤分别记下每次测量的结果(见下表):
量筒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离液面的深度 | 1.5cm | 4 cm | 8 cm | 12 cm | 16 cm | 20 cm |
完全溶解的时间 | 1小时 12分 | 1小时 19分 | 1小时 32分 | 1小时 46分 | 2小时 5分 | 2小时 24分 |
【查阅资料】
①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
②金属钠的密度为0.97克/厘米3 , 铜的密度为8.9克/厘米3。
③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
0.25%淀粉溶液(mL) |
蒸馏水(mL) |
1%NaCl 溶液(mL) |
1%CuSO4溶液(mL) |
唾液溶液(mL) |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
1 |
3 |
2 |
— |
— |
— |
变蓝色 |
2 |
3 |
1 |
— |
— |
1 |
不变蓝 |
3 |
3 |
— |
1 |
— |
1 |
不变蓝 |
4 |
3 |
— |
— |
1 |
1 |
变蓝色 |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柯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一:跟纸锥的锥角有关;
猜想二:跟纸锥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跟纸锥的底面积有关。
同学们用相同的复印纸制成了多个不同的纸锥,每次都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测量出每个纸锥下落的收尾速度,并记录在表中。
纸锥编号 | 纸锥质量 m/g | 纸锥的底面积 S/cm2 | 纸锥锥角θ/° | 收尾速度 v/ (m·s`1) |
1 | 14.4 | 20 | 71.1 | 1.5 |
2 | 25.6 | 20 | 81.9 | 1.6 |
3 | 14.4 | 20 | 81.9 | 1.2 |
4 | 14.4 | 10 | 81.9 | 1.7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