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写出三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两幅图片,分别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所示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的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即分封土地建立国家之意……(西周)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春秋历史与西周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是王权衰微。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王室衰微,大国称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地域及作用,并指出春秋相较于西周时期分封制的不同点。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为了解除这一威胁,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丰30万大军向河套征伐。战斗进行得很顺利,公元前214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秦朝又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这条万里长城,对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秦朝边境产生威胁的民族,并归纳秦始皇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材料三   长期的战乱使西汉社会经济千疮百孔,面临的政治、边疆形势同样十分严峻,如何治国安邦,成为西汉王朝亟须解决的问题。……西汉王朝是在亡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他们大都品尝过秦政酷急的苦楚,亲身经历了秦王朝由兴盛而衰亡的发展史,对秦朝速亡的教训有过认真的反思,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三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三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未涉及”。

A.西汉初年,面临着社会经济残破荒凉,政治、边疆形势严峻等问题。

B.秦朝末年掀起的农民大起义和四年的楚汉争霸战争导致了长期战乱。

C.西汉王朝开国将领多数是贵族出身,所以不重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材料四   西汉前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而随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国的问题得以解决……武帝施行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垄断措施,以加强中央的财政能力。首先改铸全国统一使用的五铢钱,严禁私铸。其次是盐铁专营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作用,归纳他加强中央财政能力的措施。
(5)综上,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