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径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被调查人 | 职业 | 主要收入来源 |
父亲 | 国企干部 | 工资、奖金 |
母亲 | 个体户 | 营业收入 |
叔叔 | 自由职业者 | 股息、佣金 |
姑姑 | 外资企业销售员 | 产品销售提成 |
伯父 | 农民 | 农产品销售收入 |
据表回答:被调查人员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反映出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是什么?
为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由该校学生组成的探究学习小组来到A村参观走访。假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寻找秘诀】在村委办公室,同学们看到了该村2003至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年份 |
人均纯 收入 |
村办企业 |
私营 企业 |
违法犯罪案件 |
召开村委会议 |
帮扶贫困户 |
农业科技贡献率 |
2003 |
4278元 |
1家 |
2家 |
62件 |
1次/年 |
87户 |
34% |
2014 |
21600元 |
6家 |
13家 |
11件 |
6次/年 |
230户 |
59% |
【列举归纳】与村民交谈中,学生们了解到该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很多惠农政策。该村村主任指出: “惠农政策固然好,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己。下一步,我们将在打造新型农民方面大做文章。”
【明辨是非】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举行了一次讨论会。有人认为,该村支持和鼓励私有企业的发展,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相违背的。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经验有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时政小达人文琪十分关注,在网上查阅资料,收集到“千万工程”发源地浙江仙潭村和后起之秀重庆大井村的美丽蝶变。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浙江仙潭村与重庆大井村的“千万工程”实践探索 | |
仙潭村,位于浙江省莫干山北麓,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大井村,位于重庆市垫江县龙溪河畔,成功创建重庆市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 |
【仙潭实践】 仙潭村建设万亩毛竹产业示范区:一方面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巩固绿色成效;一方面借绿生“金”,凭借绝佳生态环境,大胆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新做法,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使用权,疏通民宿经济发展堵点,促进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仙潭村在做大做精民宿产业的同时,还以“村集体出资源、国企出资金”的方式,组建莫干山仙之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一系列农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实现一体化农文旅产业更新迭代。仙潭村依托文化配套设施,开展“百寿宴”、集福节、自然稻礼等活动,不断弘扬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提振乡村“精气神”。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仙潭村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快“幸福邻里”中心和村民议事会建设,不断拓展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渠道,推动村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仙潭的建设治理。与此同时,仙潭村逐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开展社区活动,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激发村民创造活力。 | 【大井探索】 2016年以来,大井村推进房屋风貌改造、改厨改厕、院落整治385户,投入资金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同时,村里依托良好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建设栀子花、桂花种植基地,让美丽生态转化成美丽经济。 大井村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建立了垫江县文艺创作基地,开展“月采风、季展演”。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薅秧歌”传承与发展,不仅让“薅秧歌”进学校进课堂,而且还融合美丽乡村、农耕体验等资源,打造“薅秧歌”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游客打卡体验。如今的大井村,路面干净整洁,屋舍错落有致,一幅乡村和美画卷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大井村,闻到了花香,看到了美景,受到了文化熏陶,大井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初见成效,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
※注:农文旅融合即“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