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23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要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北京市
  • 2. 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称为(  )
    A . 治水英雄 B . 人文始祖 C . 兵家鼻祖 D . 一代天骄
  • 3. 夏朝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为(    )

    A . 公元前2700年   禹 B . 公元前2070年   禹 C . 公元2070年     启 D . 公元前221年   嬴政
  • 4. 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5. 观察战国形势图(见下图),其中③处为(  )

    A . B . C . D .
  • 6.

    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 . B . C . D .
  • 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我国农民陈胜、吴广发出的呐喊。这次大起义发生在(  )
    A . 秦朝末年 B . 西汉末年 C . 东汉末年 D . 三国时期
  • 8. 观察下图,你认为秦统一后,货币的标准样式是:(   )

    A . B . C . D .
  • 9. 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这与统治者施行的哪一措施无关?(  )
    A . 减轻税赋徭役 B . 废除严刑峻法 C . 提倡勤俭治国 D . 实行焚书坑儒
  • 10. 今新疆地区(西域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与哪一事件后(  )
    A . 秦统一后 B . 张骞出使西域后 C . 霍去病大败匈奴后 D .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后
  • 11. 董仲舒提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 . 焚书坑儒 B . 八股取士 C . 设立太学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2. 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

    A . 刘邦 B . 刘彻 C . 刘秀 D . 刘备
  • 13.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 14. 下图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这条东西方经济文化大动脉的起点在(  )

    A . 长安 B . 河西走廊 C . 西亚 D . 中亚
  •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我国历史上最先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张角
  • 16.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 . 《离骚》 B . 《春秋》 C . 《史记》 D . 《水经注》
  • 17. 历次的分封都会导致地方势力强大而威胁中央。“八王之乱”出现于哪一时期(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西汉 D . 西晋
  • 18.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     ③社会相对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9.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是《齐民要术·种谷》中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这部农书的作者是(  )
    A . 贾思勰 B . 祖冲之 C . 王羲之 D . 顾恺之
  • 20. 中国历史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前进,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汉时期

    ②夏商西周时期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④春秋战国时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④②③①

二、填空题

  • 21.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 商周时期出现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 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 汉代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 22.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 公元前207年,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2) 200年,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3) 208年,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 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之战,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三、改错题

  • 23.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错误:;订正:

  • 24. 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灵渠。

    错误:;订正:

  • 25. 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错误:;订正:

  • 26. 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画了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错误:

    订正:

四、综合题

  • 27.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改革】

    材料三: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 材料一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改革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 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 “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的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 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5)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