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某市剑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0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B . 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 . 位于55°N以南,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 . 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 2. 2012年11月4号北京下了即将立冬的第一场雪,而此时小燕身在深圳的朋友却告诉她,她们正身穿夏季运动衣在阳光明媚的高尔夫球场惬意的打球,这是由于我国(  )

    A . 地形差异大 B . 经度跨度大 C . 海陆差异大 D . 纬度跨度大
  • 3. 下列与广州所在的省区轮廓对应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小华刚学了省区简称,放学后,小华和同学发现校门口停着一辆车牌号为“豫A﹣QQC69”的汽车,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来自(  )

    A . 湖北省 B . 河南省 C . 湖南省 D . 广东省
  • 5.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较平衡 B .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 . 平原高原人口多,山地丘陵人口少 D . 划分人口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县一线
  • 6.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据此回答下题.

    (1) 由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 . 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少 B .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较快 C . 人口增长慢,经济压力减小 D . 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较快
    (2) 我国人口总数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 劳动力短缺 B . 就业困难 C . 国防兵源不足 D . 耕地闲置
  • 7. 我国的外流河和内流河,夏季都进入丰水期,主要是因为(  )

    A .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 B . 受纬度位置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 C . 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D . 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影响
  • 8.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原面积广大,山区面积狭小 B . 山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畜牧业 C .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经营 D . 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暖湿气流的深入
  • 9. 下列地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 . 海南岛 B . 漠河 C . 上海市 D . 青藏地区
  • 10. 下列表示太行山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在一次来自祖国各地的初二中学生学习交流座谈会上,大家谈起了自己所在城市的气候状况,小美发言说,她所在的城市2011年1月平均气温为﹣5℃,7月平均气温为30℃,年平均降水量为755mm,那么小美生活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

    A . 海口 B . 武汉 C . 拉萨 D . 济南
  • 12. 林林爱好旅行,今年暑假他来到了某个城市,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居民一般傍水而居,门窗开得比较大,屋顶也多为斜顶,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据此回答下题.

    (1) 林林所旅行的这个城市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高山高原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2) 林林所旅行的这个城市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省区的城市(  )

    A . 黑龙江省 B . 浙江省 C . 内蒙古自治区 D . 青海省
  • 13. 关于如图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 乙地的气候类型是高山高原气候 C . 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 C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14.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各地降水量受夏季风的影响,分布很不均匀,而降水量的多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根据下列描述,判断年降水量最丰沛的地方是(  )

    A . 甲地:大草原一片嫩绿,放牧牛羊正当时 B . 乙地:骄阳下,人们骑着骆驼穿过戈壁滩 C . 丙地:雨水不断地飘落着,村民们冒雨在河里赛龙舟 D . 丁地:平原广阔,旱作的土地上笼罩着“青纱帐”
  • 15. 以下河流未注入太平洋的是(  )

    A . 雅鲁藏布江 B . 黄河 C . 黑龙江 D . 珠江
  • 16.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述河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诗里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 . 西藏自治区和黄海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东海 C . 甘肃省和渤海 D . 青海省和渤海
  • 17.

    兼跨A和B所在地势阶梯,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流经,且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齐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甘肃 B . 西藏 C . 四川 D . 青海
  • 18.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 太阳能 B . 地热能 C . 风能 D . 化石能源
  • 19. 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 . 主要分布在平原、山地、丘陵地区 C . 耕地只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D . 季风区为水田,非季风区为旱地
  • 20. 甜甜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你知道甜甜的爸爸工作是为了解决(  )

    A . 长江洪涝问题 B . 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 C . 水体污染的问题 D .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 21. 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 全球降水量减少 B .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 .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 . 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 22. 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 . 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 . 用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 . 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量开采

二、综合题(共6小题,50分)

  • 23.

    读下列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以下问题:

    (1) ABCD四省区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位置最东的省区是

    (2) 按要求写出各省区相关的地理事物名称:

    B (行政中心)   C(长江主要支流)   D(主要民族)

  • 24.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B(地形区);D位于第阶梯;③山脉为走向

    (2) 图中②所表示的山脉是我国很多重要的分界线经过的地方,试举一例:

    (3) 图中A,C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

    (4) 从B至C至D降水量越来越多,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由此可知,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是:

  • 25.

    根据下列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字母A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类型对应图乙中的(填数字).

    (2) 河流甲是,该河为我国最长内流河,其汛期出现在每年的7~9月,主要原因是

    (3) 图中两人的衣着差异一般出现在季,主要原因是

  • 26.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最大的支流:①

    最大水利工程:③水利枢纽工程.

    (2) A、B、C三河段中,易发生凌汛的是段.B河段的主要特征是

    (3) 历史上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而“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下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河”,治理该河的根本措施是在中游地区开展综合治理.

  • 27.

    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内蒙古草原已经严重退化,沙化和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从东到西牧草产量下降了40%~60%,牧草日趋低矮.昔日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已不多见.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也有类似的现象.

    由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恶化,导致西北、华北地区在冬春季节经常遭到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袭击,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害.

    (1) 从图中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山区面积广大.对于种植业和多种经营而言,山区有利于发展

    (2) 冬春季节,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是

    (3) 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已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是

  • 28.

    读图回答.

    (1) 目前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奇迹.

    (2) 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 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