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5-02-1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
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
材料二:
图1 | 图2 | 图3 |
陶黄釉大食(古代阿拉伯)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 《桂苑笔耕集》,新罗人崔致远来唐写的个人诗集,深受唐文化影响,对新罗文学界影响深远。 | 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 |
第三步:探究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代中国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机构中有鸿胪寺,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设立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再加上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汇集了众多的外国宾客,是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的太学里有外国留学生。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
【范例】唐朝高僧鉴真排除千难万险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的医药和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材料一 隋朝废了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取消了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考试。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科举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进入仕途的弊端。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牵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遮言》
材料四 载元初年(690年),她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殿上,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考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材料一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发展起著名的瓷都;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广州、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尤其是泉州,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