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修改时间:2025-02-20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A】(领悟/领略)时序之美。春天,花仙子盛装lì临,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着的牧童的笛声liáo亮响起,【B】(传递/传达)着春的气息,① 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热烈而又粗的夏雨迫不及待,它的到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② 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夜晚,玻璃窗上发出了响声 ,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甲】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乙】这些文学作品已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lì临         ②liáo亮    ③应   ④粗 

    (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语段中的【A】【】处分别选填括号内的“领略”“传递”比较合适。 B . 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四季”“喜悦”“响声”“奉献”都是名词。 C . 画波浪线的①②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 语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和省略号。
    (3) 文段末画横线语句有语病,请把它修改后写下来。
  • 2. 仿照下面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生活离不开自律。自律是帆,助你远航四方;自律是云,伴你畅游天地;;自律是花,陪你绽放冬夏。自律是优秀而美好的品质,愿自律成为你飞翔的翅膀。

  • 3. 名著阅读。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探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

    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大捍刀,飞云掣电;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弯弓硬弩雕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1) 以上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这部小说主题多样,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告诉我们
    (2) 下列有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强销生死簿
    ②龙宫借宝
    ③自封“齐天大圣”
    ④受封“弼马温”

    ⑤被烧炼丹炉
    ⑥闯祸蟠桃园
    ⑦受困五行山

    A . ②④①⑥⑤③⑦ B . ②①④⑥③⑤⑦ C . ②①④③⑤⑥⑦ D . ②①④③⑥⑤⑦
    (3) 《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所写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请结合节选文段的内容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特点。
  • 4. 专题学习活动。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识朋认友】请仿照“朋”字的解说,对“友”字做字源解说。

    “朋”字的甲骨文

    “朋”:像两串贝壳并排系在同一根棍子上,“朋”为古代的货币单位,有“平等”之意,引申为“朋友”“同类相好”。

    “友”字的甲骨文

    “友”:

    (2) 【交友之道】晚餐时间,好友小语向闺蜜小文“吐槽”:“真是不公平!每次默写之后同桌互批,我都会改松一点,放她一马,可她却改得好严,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是小文,你会如何劝说小语?

    小文:“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 5. 名句名篇默写

    主题

    出处

    名句

    批注

    写景类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态写草木,动态写水波。

    王湾《次北固山下》

    工整的对偶写水上之景。

    谭嗣同《潼关》

    ③河流大野犹嫌束,

    用拟人手法写水势奔腾壮阔,山势巍峨险峻。

    抒情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随君直到夜郎西。

    奇特的想象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对个人身世的悲叹,

    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

    刘禹锡《秋词》

    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用悲秋的常态反衬爱秋的情感。

    启示类

    《论语》

    ⑧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并虚心发问、思考自我,才能有所收获。

  • 6.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字子琰,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南)人,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俄而雪                 骤:     

    撒盐空中可拟       差:

    即以其言诏          应:     

    为人谋而不乎       忠:

    (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胡儿用“撒盐”的比喻描绘了“雪骤”的场景。 B . 甲文表现了谢道韫出色的文学才华。 C . 乙文中“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对子骂父”,两句中的“对”的意思是不同的。 D . 乙文中黄琬的祖父黄琼按照黄琬所说回禀太后,太后也非常喜爱黄琬。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甲文中的“公大笑乐”和乙文中的“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两句运用了同一种写作手法——侧面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句话运用此手法在原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40分)

  • 7.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许同志

    崔民

    ①有人敲门,声音很小。我侧耳仔细听,敲门声仍然在继续。我停止了与给我装修房子的王师傅的交谈,把房门打开。一个身穿蓝色保洁制服的老师傅站在我面前,制服的袖筒和裤筒带着两条很耀眼的白线。

    ②我急忙说:“老师傅,是不是我往外运装修垃圾的时候,弄脏了楼道,给您带来了麻烦?”老师傅摇摇头,小声说:“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装修房子难免会弄脏楼道,这不算啥事儿,我会清扫的。我是想说,您这儿要是有不要的废品,可以给我吗?”他说后面这句话时,声音变得更小了,脸上有些略红。他接着补充说,“噢,我姓许,您叫我老许同志就行。”

    ③王师傅走过来,拉一下我衣袖说:“你可是答应我,装修中的废品都归我处理。”王师傅的话让我有点左右为难。老许同志有些失望,瞧瞧我,又瞧了一眼王师傅,尴尬地离开了。

    ④王师傅瞧着老许同志的背影说:“我去年在这个小区装修房子,就碰到过他管房东要废品。听说他儿子还是博士,你想想他能缺钱吗?不知他咋想的,捡废品卖钱这个事儿还能成瘾?”

    ⑤这件事儿虽然过去了,可是那个老许同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老许同志捡废品卖钱的原因,绝不像王师傅说的那样简单。

    ⑥老许同志失望离开的事,客观上说是我优柔寡断造成的。事后我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告诉王师傅,凡是能卖钱的废品全归老许同志。废品不给他,但我从工钱上给他补贴。

    ⑦自此,每天我走进小区,总是东张西望地寻找着老许同志。可是老许同志像跟我捉迷藏一样,一直没让我瞧见他的身影。

    ⑧大约过了半个月,那天我走进小区,绕过六号楼后,发现前面有一大捆废纸壳向前移动,由于这捆废纸壳实在太大,我无法看到背纸壳的人。我赶紧追上去,发现正是老许同志。老许同志也认出了我。我急迫地告诉他,“赶快去我家取废品。”老许同志疑惑地瞧着我。我急忙说:“你不用顾虑王师傅,我已经和他说好了。”

    ⑨老许同志说:“这样做也太为难你了。”

    ⑩我说:“一点儿都不为难。”

    ⑪我跟老许同志约定了时间,老许同志点点头,把纸壳重新背在身上,弯着腰往前走去。

    ⑫老许同志来到我家,看到好大一堆废品,惊讶地瞧着我说:“这可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

    ⑬我帮助老许同志把废品运到楼下,然后又捆绑好,装在了小推车上。我要推车,老许同志拒绝,他说:“这我都感激不尽,哪能还给你添麻烦,要是这样,下次我真的不好意思再来了。”

    ⑭我停住了脚步,望着老许同志走远。

    ⑮隔了半个月,老许同志又来我家取了一次废品。王师傅大概是看到这次废品值钱的比较多,就说:“他再来我问问他,卖废品赚钱干什么用,真是钱多不怕咬手。”

    ⑯老许同志这次取废品之后,在我的视线里一直没有出现过。我家又堆放了很多废品,我很焦急地寻找老许同志。

    ⑰秋天的时候,公司领导派我去东北边远山区参加一所小学重新修建落成仪式。这所小学重新修建,我们公司对口援助了一笔资金。

    ⑱我在东北边远的一个县城火车站下了火车,看到站前有两个人举着有我名字的牌子,我走过去才知道这俩人是县教育局的齐局长和山区小学的张校长,他们热情地与我握手,然后把我送进车里。

    ⑲张校长跟我说,稍等一下,我们学校的退休老校长,听说您是从北京来的,非得也要来迎接你。刚才他说坐车有点累,下去活动活动腿,我这就去前面迎迎他。

    ⑳齐局长跟我聊起退休老校长,说这个人可太不一般了,一下子给学校捐了10万元,购买了教学用的电脑。他还说这座山区小学很有名气,出过一个博士,就是退休老校长的儿子,在北京工作。

    ㉑我猛然想起王师傅说过,老许同志儿子是博士,便打断齐局长的话,问:“这位老校长姓什么?”

    ㉒齐局长愣了一下,说:“姓许,他喜欢别人叫他老许同志,说这么叫亲切。”

    ㉓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老许同志的身影,双眼顿时温热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2期,有删改)

    学校电影社准备筹拍一部以“凡人微光”为主题的电影,旨在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凡人都值得点赞。社长请你担任本部电影的编剧,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  梳理故事梗概】文本叙写了“我”与“老许同志”交往的好几个小故事,请分别梳理故事情节,整理完成表格。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初见老许

    老许问“我”要废品

    王师傅也要,“我”左右为难

    寻找老许

    “我”后悔自责,想补救过失

    老许两次到我家里取废品

    再见老许

    “我”从张校长口中得知老许身份

    (2) 【任务二  打磨动人细节】为了突出老许同志的人物形象,导演认为划线句子可以重点拍摄,但这个句子对于老许的描写不够细致,请你为演员设计一下动作或神态,并给他们讲一讲这样设计的原因。
    (3) 【任务三  探讨角色安排】有人说王师傅的形象不是重点,应该删去,但导演坚持保留,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导演这样安排的用意。
    (4) 【任务四  撰写宣传文案】导演计划在影片结尾拍摄学校重新修建落成仪式中,张校长为“老许同志”颁发“突出贡献奖”,请你结合老许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为其拟写一段颁奖词。
    (5) 【任务五  选择拍摄画面】有人建议把学校落成仪式上的颁奖环节作为影片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老许身份;也有人认为,影片结尾再来揭示老许同志的真实身份更有意思。你觉得哪种方案更好,请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问题。

    春耕,在大地上写诗

    仇士鹏

    ①春耕,是沉默寡言的农家人对土地的一次盛大的抒情。

    ②水田里,白鹭三三两两地立着,侧耳倾听春天的脉动。燕子剪开了柳叶,衔着从南国带回的阳春的消息,在天地间奔走相告。风中,春寒犹在,却已润上了晨光的明媚,拥抱着父亲的每一次呼吸,在水田里划开道道涟漪。

    ③“走,下田去。”父亲抖了抖牛绳,招呼着老伙计,共赴与春天的约会。

    ④牵着牛,扛着犁铧,父亲像是诗人,举起手,把灵感提在笔尖,准备在地上纵情泼墨。走进水田,脚步认领着大地的肥沃与强壮,闲置了一个冬天的犁鼓起臂膀,坚硬、充实的触感让父亲感到踏实而愉悦。

    ⑤随着风甩出一声清亮的呼号,蓄势已久的耕耘终于从名词变成了动词。趁着激动的心情,借着一鼓作气的东风,为整片田地写下农家人对春天崭新的定义。你看,犁铧正卖力地破开土层,种下入木三分的诗行,用铺陈、起伏的排比虔诚地颂扬春天。当波浪涌动的时候,一声声惊叹将顶着深深浅浅的绿意,从大地上次第生长出来。

    ⑥父亲把鞭子的力度全留在了半空,只将声声催促送到牛的耳旁。十年了,这头牛和我一起长大,已经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脊梁骨。不会说话的它,用调皮甩动的尾巴阐述它的欢喜。蹄子下,烂泥块向后翻起,又被父亲踩开——就像是踩碎过去一年的苦涩与辛劳。让它们化作岁月的福祉,呵护新生的故事生长、冲破,一年更比一年丰茂。

    ⑦休息的时候,父亲也要让自己的脚和田野靠在一起。坐在云的下面。坐在田野的边缘。他的目光缓缓向上抬起,超过一株幼苗的高度,越过村庄的篱笆,沿着杏花遥指的方向一路飘向天空,望向降落到未来的一场场大雨,望向贮存在天空上的一米米阳光。那一刻,无数农谚在他的旱烟里冒出,他佝偻的身影里渐渐有了气象学专家的轮廓。

    ⑧唐代诗人钱起曾遗憾地说道:“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其实,这片漠漠水田就是最好的经书,农家人一直是最勤奋的求学者 , 日日耕读,夜夜怀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于是耕种的姿势成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最质朴的缩影,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稳重地前行、收获。

    ⑨“知时节的雨就是好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并不会背《唐诗三百首》,却能慢条斯理地吟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和播种的技巧一起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里。当春雨如约而至,父亲便会点起烟,坐在窗户旁,静静地听它呢喃细语,听着这一年的生活淅淅沥沥、轻轻抽芽的声音。这是来自上天的恩赐,莫名地,他也相信这是老天爷对他这新的一年的预言。

    ⑩或许,比起我,父亲更懂得春天的浪漫吧。在他弯曲的腰背上,我看见了春天最生机勃勃的力量。

    ⑪如今,我已经脱离了乡村,过着脚不沾土的生活。但每到春天,我总会想起春耕时的情景。原来,时间也像一头老牛,早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一些风雨温柔的梦里,我依旧能够听见犁与土壤的耳鬓厮磨。而春天便在日子里更茁壮地生长出来。

    ⑫我渐渐意识到,春耕已经脱离了一项农事的概念,成了一枚文化符号,一种生存美学的象征,一种希望与喜悦在春天的隐喻。那一幅田园风光的素描,在每一年春回大地的时候都酝酿着勃发的灵感,等待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前去耕耘,去着色。

    ⑬于是,每一年,我们都将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5期,有删改)

    (1) 读散文,要感知画面之美。请参照示例,将文中的画面补充完整。

    (2) 读散文,要感受声韵之美。请从重音、停连等角度,为第⑤段划线句子作出朗读设计,并陈述你的设计理由。

    当波浪涌动的时候,一声声惊叹将顶着深深浅浅的绿意,从大地上次第生长出来。

    (3) 读散文,要品味语言之美。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片漠漠水田就是最好的经书,农家人一直是最勤奋的求学者。

    (4)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作出分析。
    (5) 有读者认为,文章标题换为“父亲,在大地上写诗”更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作文(55分)

  • 9. 请你投稿。以《那一天,我真                》为题, 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下面的写作构思单,可帮助你构思。

    写作要求: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不少于5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能透露个人信息。

    《那一天,我真    ▲    》写作构思单

    写清楚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写具体

     1 “那一天”这样开始……(描述那天在你心情发生变化之前的情况)

     2发生了什么事情?(解释一下是什么让你“那一次”有不一样的感受)

     3描述你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截取画面,抓住瞬间,发掘细节,把握情感变化)

    写真切

    描述事情带给你情感冲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