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检测(基础卷)

修改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3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 1. 小明同学在他的笔记本中进行了如下知识梳理:

    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状态和温度都无关;

    ②光年是长度单位;

    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

    ④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

    ⑥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⑦物体只要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都是错误的组合是(  )

    A . ②③④⑤⑦ B . ①②③④⑥ C . ①③④⑥⑦ D . ①③④⑤⑥
  • 2. 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 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等于它在“”吸收的热量 B . ”该物质的液态质量保持不变 C . 该物质在第时分子排列如图乙A D . 图乙中,从B状态到A状态,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大
  • 3. 如图示意了某种物体常见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乙状态到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变大 B . 丙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 C . 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 D . 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排骨汤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 . 排骨汤沸腾后持续吸热,其内能不变 C . 蒸包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包子内能的 D . 翻炒菜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锅中菜的内能的
  • 5.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 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6.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 .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温度相同的两杯水,其内能可能不同
  • 7.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 8. 古代的人们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下列对猛推推杆入筒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牛角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B . 牛角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C . 牛角筒内气体分子运动变剧烈 D . 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推杆的机械能
  • 9. 如图是古人“钻木取火”的场景,下列与其内能改变方式相同的是(    )

    A . 抱团取暖 B . 釜底抽薪 C . 摩擦生热 D . 扬汤止沸
  • 10.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将“月饼”归入“蒸作从食”一类,表明当时的“月饼”可能是蒸制的,而非今天我们所知的烘焙方式。关于“蒸”月饼时的情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 水变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 . 我们不敢大口吃刚出炉的月饼,是因为月饼含有的热量较多 D . “月饼”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 11. 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  )

       

    ①甲物质是水

    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

    ③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

    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①③正确 D . 只有①④正确
  • 12.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 .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 . 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 .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 13. 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 3:2 B . 2:3 C . 4:3 D . 3:4
  • 14. 冷水的温度为 t1 , 热水的温度为 t2 , 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 t3 的温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比应为(   )
    A . B . C . D .
  • 15. 初温和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 当温度升高到30℃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 甲液体吸热升温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 16. 为比较A液体和B液体的吸热能力,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两液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图线如图,不考虑汽化,则:

    (1) 同时加热4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B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或“<”),A液体升高的温度B液体升高的温度,而且,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公式,所以,A液体的比热容B液体的比热容。因此,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2) 如果B液体的比热容是 , 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
  • 17.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选填"沙子”或“海水")上升的温度较高。将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铅块同时放入水中进行加热,经过相同的时间,铝块吸收的热

    .(远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铂块吸收的热量.[c=0.88×103/kg℃), c=0.13X103J/(kg℃)]

  • 18. 如图 所示,在绝热容器(容器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中装有 30℃的水 A,其质量为mA;把一瓶 90℃,质量为 mB的水 B 放入绝热容器后,温度变化如图 所示。

    (1) 水 B 从 90℃降到 80℃放出的热量为 Q1;从 80℃降到 70℃放出的热量为 Q2,则 Q1 (选填“>”、“=”或“<”)Q2
    (2) 忽略瓶子吸收(或放出)的热量,0 到 7.8min 内,水 A 吸收的热量为 QA , 水 B 放出的热量为 QB , 则 QA(选填“>”、“=”或“<”)QB
    (3) 分析判断 mA(选填“>”、“=”或“<”) mB , 判断依据是: 。
  • 19. 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而物理学中的热有三种①温度②热量③内能,“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选填代号)
  • 20. 如图所示,小明在玩甩炮,他只要稍用力将甩炮摔向地面,甩炮就可以爆响.甩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火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后,自身的内能(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21.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一刮痧,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会感觉到热,这是通过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当体表温度升高后,药油渗入人体的速度加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有关,

  • 22. “热”字有的时候表示温度、有的时候表示热量、有的时候表示内能.热传递的“热”表示,天气热的“热”表示
  • 23. 如图(a)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烧,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填“增大”或“减小”)。如图(b)所示,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

  • 24. .如题图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图丙表示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气”)态.物质的状态从图甲变化到图丙时,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物质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5. 古代诗歌中蕴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比如:陆游的“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涴花溪”,诗人闻到花香属于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 26. 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可以用水在两个塑料板间搭建一座液体桥,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实验室常用如题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小凤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块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凤释疑的是(选填“丙”或“丁”)。整理器材时,发现铅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

  • 27. 武汉下了一场大雪之后,整个武汉江滩被冰雪覆盖,不少市民“因地制宜”利用斜坡,自备器具,制成各种滑雪神器,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滑雪运动”,如图是小枫在江滩滑雪情景。

    (1)坡长15m,从坡顶滑到坡底所需时间为12s,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2)小枫在游玩过程中,闻到了武汉小吃的阵阵香味,说明分子

    (3)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雪在熔化过程中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0分)

  • 2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 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始温度相同且(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沙子和水;
    (2) 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3) 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这是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
    (4)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选填“a”或“b”)
  • 29.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

    (1) 这是因为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填“增大”或“减小”),温度(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
    (2) 如图乙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填“增大”或“减小”),温度(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填“汽化”或“液化”)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 30. 图所示是同学们学习“内能”时所做的一些小实验:

    (1)图甲所示的气体扩散实验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在另一瓶装空气;(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如图乙所示,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3)如图丙所示,用力压紧接触面磨平的两个铅柱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而且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也不会使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4)图丁中把水倒入酒精中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5)如图戊所示,在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空气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筒内的硝化棉由于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燃烧前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

四、计算题(共9分)

  • 31. 国庆假期,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若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200N, 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百公里耗油 6.0L, 汽油热值取 4.0x107J/L,求:
    (1) 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 6.0L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 这辆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的效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