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阅读

    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单元的文章,有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如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 , 对人民的极端热chén①____,以及勇于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对嘉德懿行的至诚礼赞,如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她对贫穷者的同情、周济 , 对为富不仁者的憎恨 ,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有对革命壮志的激昂宣告,如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历经血雨xīng②____风,斩除yán luó③____般的外敌,麻木不仁 , 成就了辉煌壮阔的历史;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如诸葛亮对儿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苦心劝勉。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精益求精 B . 周济 C . 憎恨 D . 麻木不仁
  • 2.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⑦《<论语>十二章》中感慨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⑧《诫子书》中阐明淡泊宁静是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手段的句子是:“。”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B . 《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C .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苏联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D .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二、阅读能力(共 15 道小题,50 分)

  • 4. 整本书阅读
    (1) 罗刹女憎恨孙悟空,面对他时,她的情态是“撮盐入火,火上浇油”。如果想仔细阅读作者对这一情态的表述,以下《西游记》相关章节中,应重点阅读的是(    )
    A .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B .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C .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D .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2) 人物的命运常常会因一件事而发生改变,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例做简要说明。
  • 5. 现代文阅读

    关注贵州土陶手艺人黄简松:细微处见功夫

    苏 滨

        ①墙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屋檐下挂着串串苞谷,大人们在庭院晾晒辣椒,孩童则从门缝探出脑袋张望……这个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②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黄简松正用土陶制作传统民居模型,以重塑时光的印痕,唤醒内心的乡愁。

        ③读大学时,黄简松主攻陶艺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做起陶瓷。可为何后来改做土陶民居模型?“寻找创作空间。”他的回答引人遐想。

        ④“陶瓷的外形相对固定,多数时间只能照着图案往上画。”在乡村长大的黄简松,从小喜欢绘画,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加之从未受过美术方面的训练,这让他比周围同学多了分灵气,创作充满可塑性,“反复临摹能锻炼基本功,但时间一久,也影响个人创作。”

        ⑤踏出校园,一心向往自由创作的他,决心成立工作室,返乡创业,而创业的第一桶金则源于不起眼的花盆,“朋友圈里许多人在晒多肉植物,我顿时有了点子。”

        ⑥“多肉花盆很走俏,我将花盆设计成不同风格的民居模型,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短短一个多月,黄简松做了20个,很快销售一空。

        ⑦“既然这么有市场,干脆直接做民居模型。”几番摸索,黄简松找到了创作的空间,创业方向愈加清晰,“做陶瓷的有很多,但做土陶民居模型的几乎没有,机不可失。”

        ⑧“做土陶就是火中探宝,专业术语叫‘窑变’,这也是魅力所在。”尽管创业时间不长,但黄简松已深得其中精髓。

        ⑨从选泥到烧制,经六七道工序,需用五六种工具,塑型最是关键。

        ⑩去年制作一件赣派建筑,有一部分需做台阶,因为只有短短几

    级,黄简松很快完工。待到烧制完毕,打开窑门的那一刻,他直接傻了眼,“炸窑了,碎成好多块。”挨个儿比对碎片,这才弄清原因。

    “一个是台阶连接处有问题,泥板比预想的厚了1厘米;二是部分台阶没干透,忽视了透气性。”说到这儿,他紧紧攥起拳头,语气中透着一丝不甘。

    截至目前,黄简松共炸过5次窑,“都不是大问题,但在特定温度下会被无限放大,细微处见功夫,权当交学费了。”在成功烧制的前提下,温度、受热等就成为变量,影响最终的品质。

    除了技术要过硬,还得掌握一些传统民居的资料,二者缺一不可。

    “南北方的建筑理念千差万别,甚至南方的不同地域,院落布局也各有不同。”有一次,黄简松做了件老家屯堡风格的民居模型,大门朝向西南,结果有些顾客很是不解,他只能耐心解释。

    类似的经历成为一种警醒。在打磨技艺、追求精进的同时,还得遵循章法,不能随心所欲创作,这才是真正的“匠心”。此后,黄简松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实地调研全国各地的特色民居,研究各自特色与布局,为后期创作积蓄灵感。

    2018年,黄简松第一次将作品发到网上,结果点击量冲到500万,吸引了不少关注。

    “你的作品,让我想起了老家”“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翻看网友评论,黄简松感慨万千,“现在许多老房子都没了,怎么留住乡愁?”

    因为这些经历,黄简松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了新的意义,更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如今,他发布的单条视频最高点击量已超4 000万,积累了80多万粉丝。

    随着关注度提升,订单也让他应接不暇。现在黄简松还压着两年前的单子。苦于单兵作战,工作室发展遇到瓶颈,黄简松逐渐萌生收徒的想法。

    “许多网友问能不能跟着学,要不要一起做,甚至还邀请我做培训。”为尽快收徒,黄简松正准备改善自己的工作室,尽可能提供更完善的条件,“还在跟学校、企业谈合作,为自己的事业寻找更多可能。”

    “唰唰,唰唰……”采访间隙,黄简松也没闲着,只见他一手拿起刷子,一手拿着刻刀,伴随泥土碎屑应声下落,一座徽派建筑雏形初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黄简松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学时主攻陶艺专业 B . 创业时改做民居模型 C . 出名后调研南方民居 D . 瓶颈期萌生收徒想法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标题交代了主要人物及时间。 B . 第①段的环境描写极具乡村特色,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 从点击量“已超4 000万”可知黄简松的作品深受欢迎。 D . 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土陶手艺人黄简松的故事。
    (3) 欣赏文学作品往往要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从“他紧紧攥起拳头,语气中透着一丝不甘”一句中可看出黄简松怎样的品质?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4) 《现代汉语词典》中“匠心”的意思是巧妙的构思。除此之外,该词在本文中还蕴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 6. 阅读

    董家子女

    殳 儆

    有一天,鲍医生跟家属谈完话回来,对我长叹一声:“主任,这‘6床’,真是史上最麻烦的病人!又来了一堆子女!谈完了不算,还要再进来看看。”正在电脑前打医嘱的赵医生和正在填写病历的金医生马上一起点头:“前天值班时就是这个样子,一遍一遍有亲戚按门铃来询问病情,他家的人真多!”

    接着就看见,董家的老大带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批一批进来,在老董床前站立片刻。

    6床老董,是个85岁的老爷子,两天前突发脑出血,脑内的出血量非常大,根本没有机会手术,人很快进入深度昏迷状态,靠呼吸机和升压药维持生命。病人已享高寿,治疗过程中感知不到痛苦,病情又已成既定事实。此时,一般家庭都会很快接受现实,开始准备老人的后事。

    董家子女却好像面临很大压力。一得知病情,就立刻提出要请上海的专家进行会诊,看看病人还有没有存活的可能。我的困惑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董家的老大和老二都知书达理,已经完全了解病情,态度也温和客气,并没有给我留下不信任医生的感觉。

    既然董家强烈要求,我们就请了国内顶级脑外科专家来会诊。专家会诊得出的结论简单而肯定:病人没有存活的可能,可以让老人安静地离开了。

    董家的老大和老二频频点头,接受专家的建议。但是旋即,又带了一堆子侄来看老董。董家的子侄都是扶老携幼来一大家子。一会儿是来自北京的夫妻俩,一会儿是来自广州的一家三口,第二天又是全家带着小孙子从加拿大特意回国的。

    这些亲属都是远道而来,风尘仆仆,面容疲倦,估计下了飞机都没有来得及梳洗。还有从南半球回来的,冬衣都未来得及准备好。病人的确时日无多,负责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不断地通融,放远道而来的亲属进来探视。董家的老大,总是点头哈腰,谦逊万分,就怕打扰护士和值班的阿姨,引起工作人员的不满。老董那些远道而来的亲属,在探视完之后,会反复询问老董的主治医生,问病情,问预后,问到自己失望叹息为止。

    一个星期没到,家属再次提出会诊,并且,一个“学医的女儿”借了CT片,电邮给自己广州的导师寻求帮助。

    老董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沉默地点点头,表示认可。那个“学医的女儿”开了口:“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家境富裕,一直行善积德,收养了很多穷孩子,供他们上学读书。所有这些人,都是幼年时受他恩惠的苦孩子啊。”

    老董的大儿子说:“由他养大的孩子,都像他的亲生子女,跟他特别亲。所以,我们弟兄俩根本不敢擅自做主,要等他所有的‘孩子’都来了,见见他,才能决定怎么办。”

    年纪比董家老大还年长一些的高个儿男人说:“我是老大,老爸既然已经这样了,我来做主,我们兄弟姐妹一起给他过85岁的寿辰……”

    这个“老大”是举家从加拿大回来的,还抱着自己的小孙子,天天在监护室门口停留很久,似乎只是为了离老董更近一点。

    此时,老董的“孩子们”或沉默,或点头。

    这真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真相!瞬间,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原谅了这一个星期以来不胜其烦的谈话和探视。瞬间,不再有人视这一家子为“需要特殊对待的特殊病人家属”。令人敬仰的善行,让人无法割舍的养育之恩,已是最好的解释。

    我们的重症监护室在角落里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墙上贴的是类似家里的杏色壁纸,有碎花被褥和真皮沙发及接近日光的照明,温馨而安静。老董的85岁生日,就是在那里过的,他的十几个儿女,拿着香槟色的玫瑰,围在他的身边,祝他生日快乐。

    老董,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躺在悲戚和感念、感恩和铭记充盈着的花香中。

    (选自2022年《读者》第11期,有删改)

    (1) 董家的子女众多,下列选项在文章中叙述最少的是(    )
    A . 董家大儿子和二儿子 B . 来自北京的夫妻俩 C . “学医的女儿” D . 举家从加拿大回来的“老大”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起笔自然,迅速地把读者带到了特定的情景之中。 B . 文章除叙事性文字之外,还有少量抒情和议论性文字。 C . 文章构思巧妙,通过设置悬念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 . 文章同时运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叙述方式。
    (3) 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老董,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躺在悲戚和感念、感恩和铭记充盈着的花香中”这句话的理解。
  • 7. 古代诗文阅读

    放翁家训

    陆 游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 , 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注】①后生:年轻人。②以为:把……作为。③简束:约束,管教。④游:交往,交际。⑤虑:忧虑,忧愁。⑥贻:遗留,留下。

    (1) 要想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我们应践行《放翁家训》中的(    )
    A . 常加简束 B . 志趣自成 C . 宽厚恭谨 D . 熟读经学
    (2) 若有“才锐者”,“父兄当以为忧”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8. 阅读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 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注】①绝: 无,没有。②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③蓑笠: 蓑衣和斗笠。④呵冻:冬天手指冻僵,呵气使其温暖或融解。 

    (1) 这两首诗中都出现的情景是(    )
    A . 千山鸟飞 B . 孤舟钓翁 C . 浪尖捕捞 D . 寒江钓雪
    (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你结合诗歌分析。

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9.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22日启明学校将开展以“少年,读书正好”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校团委小李同学准备写两句话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出了上句,请你从下面四句中选出一句与其上句构成对偶句(    )

    上句:读书放飞梦想

    A . 好读书读好书 B . 拼搏成就未来 C . 品味人文六安 D . 坚持体育锻炼
    (2) 学校教务处对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表格分析当前学生的阅读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启明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时间

    人数

    占比

    阅读内容

    人数

    占比

    阅读习惯

    人数

    占比

    每天30分钟以上

    224

    20%

    教材配套名著

    682

    62%

    阅读中圈点批注

    305

    28%

    不到30

    分钟

    680

    62%

    凭自己喜好选择

    320

    29%

    随意读

    659

    60%

    (3) 根据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学校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关于多读书、会读书的倡议书,倡议书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你找出并修改。

    倡议书

    全体同学:

        ①少年正是读书时,多读书、会读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养成同学们的好读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③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读书30分钟以上;

        ④选择书籍类别,选择读好书,首选教材推荐篇目;

        ⑤运用合适的读书方法,有效读书,边读边做圈点批注;

        ⑥分享读书收获,以读书为乐趣,以读书来丰富精神世界。

        ⑦希望同学们围绕以上倡议,开展读书活动,做一个爱读书的好少年。

    启明学校团委

    2024年4月20日

四、写作能力(60分)

  • 10. 成长不是单纯地长大,成长应该是含苞欲放的激情,是山间小溪汇入大江的沉默,是花儿迎风舞动的张扬,是千回百转迈向成熟的欣喜……成长是一首歌,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请以《成长的▲    》为题,写一篇500—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