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一零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化学定时作业试题

修改时间:2025-01-17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中既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又涉及物质变化相关的知识,下列成语中涉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 死灰复燃 B . 滴水成冰 C . 聚沙成塔 D . 刻舟求剑
  • 2. 下列有关化学家和化学史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B . 拉瓦锡探究了空气的组成 C .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 . 阿伏德罗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 3. 下列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过滤泥水 B . 铁丝燃烧 C . 连接仪器 D . 检查气密性
  • 5. 某市主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 . 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C .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D . 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 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也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8. 下列各组物质中,是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氢气、一氧化碳、空气 B . 氧气、氧化汞、水银 C . 金刚石、高锰酸钾、液氧 D . 铜、冰水混合物、过氧化氢
  • 9.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水可以创造和平,也可以引发冲突。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 . 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 . 被污染的水体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 . 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代替漫灌,可有效节约水资源
  • 10.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 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1. 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2N   ②2NH3   ③CO2 ④Mg2+ ⑤2Na+ ⑥3H2O2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B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⑦ 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 12. 2024年央视春晚《山河诗长安》以诗歌、汉服、舞狮舞龙、沉香等形式的国潮表演,展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沉香中含有沉香螺醇(),下列有关沉香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沉香螺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沉香螺醇含有26个氢原子 C . 沉香螺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沉香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3.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加热蒸馏烧瓶必须垫上陶土网 B . 该方法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 . 该反应中,分子分为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D . 蒸馏烧瓶中的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
  • 1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1:4 B . m的值为64 C . 反应后的物质中丁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乙一定是化合物
  • 15. 现有两烧杯分别装入质量相等且纯净的CuSO4与NH4NO3固体,则两烧杯中的物质氧元素质量比为
    A . 4:3 B . 1:1 C . 2:1 D . 2:3
  •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 C . 在一密闭玻璃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含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7. 成语是我国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铜墙铁壁:一个铜原子;两个亚铁离子
    (2) 聚沙成塔: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由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3) 刀耕火种:古人在播种前用火烧野草,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可作钾肥使用,增加产量。表示出碳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 18.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产,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本草蒙筌》中记载“凡汤中用芒硝、饴糖、阿胶,需候汤熟,绞净清汁”,通过的方法可以去除汤液中的残渣,该方法的实验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芍药是一味常见中药材,可从中提取芍药内酯苷,该物质可治疗多种炎症,也有镇痛、毒品戒断等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毒理作用。先将96g芍药内酯苷和一定量氧气,在特定菌类作用下生成202.4gCO2和50.4gH2O,则芍药内酯苷的化学式可能为(最简比)。
    (3) 针灸铜人是宋代医学教学模型的主要学具之一。请写出湿法炼铜(铁与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19. 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意义,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氢气燃烧实验开启了人类对水的组成的探究。氢气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清洁的能源,原因是(用化学表达式回答)。
    (2) 如图所示为水电解的实验装置,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3) 对水电解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该实验中电解的水中加入Na2SO4 , 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 C . a端连接电源的正极 D . 用燃着的木条可以点燃b端气体
    (4)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使用活性炭,起到作用。
  • 20. 微观认识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核心素养,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 该反应中的A与D的硫元素质量(“相等”或“不相等”)。
    (3) 请根据图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 21. 以下九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暗紫色固体,B、Y为黑色固体,X、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箭号表示生成的意思,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A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
    (2) 写出②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含2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实验室可用装置加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3) 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可选用仪器D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与C装置相比,它的优点是;若用装置E收集O2 , 则O2应从端(填“m”或“n”)进入。
  • 23. 110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刘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并称重。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盐酸与锌粒接触,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已知:Zn+2HCl=ZnCl2+H2↑)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瓶口塞上橡胶塞,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接触【已知:2NaOH+CuSO4=Na2SO4+Cu(OH)2↓】,充分反应后称量。

    数据见表: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前的质量/g

    4.8

    112.6

    118.4

    反应后的质量/g

    8.0

    112.4

    118.4

    (1) 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2) 实验II中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3) 实验I、实验II不能正确的体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任选一实验说明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实验III能正确体现质量守恒,请从微观的角度阐释,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 24. 如图是某复方亮氨酸颗粒的信息介绍,亮氨酸(C6H12NO2)有助于治疗肝性脑病等系列疾病,请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缬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18)

    (1) 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
    (3) 若除亮氨酸外还含有23.6%缬氨酸(C5H12NO2)且其他物质不含氮元素,则每袋颗粒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