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3.4 透镜的应用

修改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课前预习

  • 1.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
  • 2.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近视眼用来矫正,利用它能使光线的特点.远视眼用来矫正,利用它能使光线的特点.
  • 3.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目镜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因此通过望远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只是视角变大,我们感到像变大了.
  • 4.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目镜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因此通过显微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的被像.

二、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照相机与眼球

  • 5. 眼睛是一部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眼睛的讨论,错误的是( )
    A .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B . 成像的像距大于 2 倍焦距 C .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 D .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 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眼睛的是( )
    A . 歪着头看书,眼睛离书太近 B . 躺在床上看书 C . 公共汽车上看书 D . 看了一小时的书向窗外望几分钟
  • 7. 关于眼睛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收缩,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B .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放松,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C .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收缩,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D .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放松,使晶状体变得扁平一些

三、随堂练习 知识点二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 8. 下面关于近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近视眼根本看不清物体 B . 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C . 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前,成像在视网膜上 D . 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 9.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丁 D . 乙和丁

四、随堂练习 知识点三 望远镜

  • 10. 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距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 . 幻灯机 B . 投影仪 C . 放大镜 D . 照相机
  • 11.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镜、目镜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物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2. 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五、随堂练习 知识点四 显微镜

  • 13.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起的作用相当于 ( )
    A . 照相机和放大镜 B . 投影仪和放大镜 C . 放大镜和照相机 D . 放大镜和投影仪
  • 14.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镜和物镜位置可以交换 B . 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大 C . 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大 D .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大

六、课后巩固

  • 15.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
    A . 角膜 B . 视网膜 C . 晶状体 D . 视觉中枢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 .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 17.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 .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 . 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 . 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 18. 关于眼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的眼虽然非常复杂,但其原理跟照相机相似,其中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B . 眼睛是通过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对光线进行折射,然后成像在视网膜上的 C .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厚,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于是眼球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D .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 19. 小红是近视眼、小明是远视眼,小华的眼睛正常,那么在他们三人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   )
    A . 小红 B . 小明 C . 小华 D . 一样厚
  • 20.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 21. 细心的小红观察妈妈看报纸时要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摘下眼镜,她觉得妈妈的眼睛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妈妈配戴的眼镜是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制成的光学元件还有.(只需要填写一种)
  • 22. 小明想观察植物的细胞和远处舞台上的明星,他应分别选择( )
    A . 望远镜和显微镜 B . 显微镜和望远镜 C . 放大镜和显微镜 D . 望远镜和放大镜
  • 23. 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 . 望远镜的物镜成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 . 两者的目镜成像与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D . 两者的物镜成像与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 24. 小芳向平面镜走近时,看到自己的像在不断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为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 . 这是小芳的一种错误感觉 C . 因为走近时,像相对于眼睛的视角变大了 D . 上述三种说法都正确
  • 25. 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

    A .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 .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 26. 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
    A . 会聚更多的光 B . 成像更大 C . 增大视角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27. 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血液流动情况.于是,小肖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 . 换用凹面反光镜 B . 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光的窗口 C . 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 . 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 28.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年,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三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现在光屏上
  • 29. 同学们上生物课时,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往往就需要使用.当把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就会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的像通过目镜成一个的像,这样我们就看清微小的物体了.
  • 30.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七、能力提升

  • 31.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睛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 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 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 . 小于0.05mm B . 等于0.05mm C . 大于0.05mm D . 任意值
  • 32. 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A点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或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做成的眼镜也能使A点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 33.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睛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选填“A区”或“B 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或摘下眼镜了.

  • 34. 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光线a经过物镜的光心,出射光线b与物镜主光轴平行,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 500 mm.

    (1) 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 目镜是透镜(选填“凹”或“凸”).
    (3) 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