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直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修改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生石花 B . 珊瑚虫 C . 钟乳石 D . 含羞草
  • 2. 红树林能保护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这体现了(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 3. 为了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小李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湿土和干土的量相同 B . 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C . 两侧放置鼠妇的数量相同 D . 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的环境中
  • 4. 下列是校园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 小麻雀 B . 小蜜蜂 C . 大肠杆菌 D . 龙眼树
  • 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含有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丙→甲 C . 甲个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D .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丁
  • 6. 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呼吁各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家园指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 C . 城市生态系统 D . 岩石圈
  • 7.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

    A . 向左上移动 B . 向右上移动 C . 向左下移动 D . 向右下移动
  • 8. 下列是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错误的是(  )
    A .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 .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 . 大幅度下降镜筒——眼睛注视目镜 D .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 9. 食用红心火龙果时,手指和舌头会沾上红色,这些红色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液泡 D . 细胞核
  • 10.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新鲜的    B . 完整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干燥的
  • 11. 如图是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简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表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B . 乙图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 . 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 . ④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二、【主题思考】

  • 12.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柏桥的荔枝果肉饱满、香甜可口,食后回味无穷。请回答下列小题。

    (1)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荔枝果实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荔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①由荔枝花的雄蕊发育而来 B . 图中的②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 . 图中的③主要是营养组织 D . 荔枝花的雄蕊花药里有花粉
  • 13. 图中表示人体细胞分化的是(  )

    A . B . C . D .
  • 14. 沉香,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沉香树春季开花,秋季结果,其应属于(  )
    A . 裸子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苔藓植物 D . 被子植物
  • 15. 如图是由苔藓和蕨类栽种在山石上形成的小盆景。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盆景最适宜摆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B . 这两类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 . 这两类植物都依靠种子繁殖 D . 这两类植物植株都矮小且茎内无输导组织

三、【主题探究】

  • 16. 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培养液对草履虫的培养效果,设计了实验,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300毫升

    10℃

    2只

    (1) 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
    A . 表膜 B . 纤毛 C . 食物泡 D . 胞肛
    (2) 下列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B .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C .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D . 营养液数量统一为500毫升
  • 17. 如图为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所示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B . 甲图中的④含有营养物质 C . 乙图中的b结构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 D . 乙图中d表示胚根
  • 18.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该实验的变量是(  )

    编号

    实验材料及实验条件

    1号

    10粒饱满的种子,适量水分,有光照,23℃,充足的空气

    2号

    10粒饱满的种子,适量水分,无光照,23℃,充足的空气

    A . 水分 B . 光照 C . 温度 D . 空气
  • 19. 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 . 选择阴天移栽植物 B .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C . 根部带着一个土坨 D .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
  • 20. 园林工人常给树木输液,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中的(  )
    A . 分生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营养组织
  • 21. “明前茶,两片芽。”清明前,在茶园采茶的同学发现,绿茶的新叶是叶芽(如图)发育而来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发育成叶 B . ②发育成茎 C . ③发育成新的芽 D . 所有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 22. 新疆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大,该地冰糖心苹果特别甜脆的原因是(  )
    A .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 .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 .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D .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 23. 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什么气体”的实验。图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A . 无机盐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 24. 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的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纪录。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25. 某同学将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装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推测其原因是(       )
    A . 叶片正面有角质层 B . 叶片正面的颜色比背面浅 C . 叶片背面的细胞排列疏松 D . 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 26. 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 . 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B . 利于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C . 使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D . 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 27. 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B . 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C .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28.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降碳、低碳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双碳”工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下不利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 . 为了方便多用一次性筷子 C .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D . 制作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29. 柚子是广东中秋节人们常吃的传统水果,如图为柚子的生长周期。

    请回答:

    (1) 柚子属于植物(选填“被子”或“裸子”),a萌发时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2) b的根尖结构中,幼根的生长要靠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靠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c的枝条是由发育而来。
    (3) d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d到e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传粉和的过程,d中的(填序号)将会发育成果实,若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导致柚子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不足。
  • 30. 某生物小组用薄荷植株探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植株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请回答:

    (1) 甲乙两装置可形成一组实验。
    (2) 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两装置中长势相同的两棵薄荷植株进行处理一昼夜,目的是

    ②甲装置小烧杯中装入清水,乙装置小烧杯中装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密封甲、乙装置,并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各摘取一片叶片放入酒精中加热,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里。

    ③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用清水冲洗后观察实验现象,其中乙装置内的叶片(选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叶片没有产生

    ④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3) 在“无土栽培”植物时,上图实验装置的培养液中,加入了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氮、磷、等无机盐。
    (4) 根据所学的知识,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1. 资料一: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微塑料容易吸附在单细胞藻类的表面,吸附、富集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DDT等),大幅提高所在区域的有毒物质浓度。

    资料二:如图是部分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在海洋的许多浮游动物、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请回答:

    (1) 资料一提到的微塑料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 图中的藻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通过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图中提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包括。分析图中的食物网可知,大鱼和海豹的关系是捕食和
    (3) 难以分解的微塑料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图中体内积累微塑料最多的生物是,一般情况下,海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写出一条即可)
  • 32. 为了促进青少年走进社会,感受农耕文化的底蕴,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快乐农耕”实践活动。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如图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快乐农耕实践活动

    内容

    (1) 培育秧苗

    通常将水稻种子用30-32℃的温水浸泡进行催芽,使水稻种子快速出芽。这体现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和适宜的。干瘪的水稻种子不能萌发,原因是

    (2) 播种秧苗

    播种之前要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疏松,有利于水稻根部进行作用。播种时要注意种植密度,过于紧密会影响水稻的 作用。

    (3) 灌溉排水

    水稻根部的区能吸收水,通过茎中的(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水分到叶片,大部分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

    (4) 打药施肥

    采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和施肥。稻田里的害虫啃食叶片,造成减产,这体现水稻和害虫的关系。适当给水稻施加肥料主要目的是提供,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