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子陵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1月期中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 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 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虎门销烟 D . 甲午中日战争
  • 2. 下侧两图反映了 (      )

    A . 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 .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 .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B . 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C .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D . 挑起战争的借口和方式相同
  • 4. 图片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够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的是(      )
    A . 虎门销烟浮雕 B . 金田起义浮雕 C . 被焚毁的圆明园 D . 旅顺大屠杀
  • 5.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
    A .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 . 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 .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6. 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7.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右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 .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 清政府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D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 8. 义和团成员曾愤怒地喊出这样的口号:“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口号体现出义和团 (      )

    ①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②一直受到清政府的支持

    ③盲目排斥洋人、洋教等              
    ④鲜明表达反帝斗争意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下面这副对联的横批最合适的是(       )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
    下联: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10. 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 鸦片战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 . 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
  • 11.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爆发的

    ②都提出了切合当时实际的革命纲领

    ③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④都建立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1912年奶奶元旦的《祝新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般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 .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 . 清帝下诏退位 C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 . 北洋政府成立
  • 13.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黄花岗起义
  • 14. “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二次革命 C . 护法运动 D . 护国战争
  • 15. 下侧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 . 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 . 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 . 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 . 说明了护法运动的局限
  • 16. 下列列强侵华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②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签订“二十一条”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①④
  • 17. 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民国九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民国九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 . 1912年 B . 1915年 C . 1918年 D . 1920年
  • 18. 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
    A . 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B .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 . 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 . 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 19. 如图所示年代尺标注的一组时间,解读正确的是(      )

    A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 B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C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史 D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 20. “红船一夜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该句诗赞扬的是(      )
    A . 同盟会成立 B . 武昌起义 C . 五四运动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1. 关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图1事件为图2事件奠定思想基础

    ③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

    ④都促进了思想解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2. 下图两幅图片反映的主题(      )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A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 . 建党伟业,开天辟地 C . 首义成功,军旗升起 D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 23.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 . 洋务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戊戌变法
  • 24. “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 .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B .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江西革命根据地
  • 25.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辛亥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北伐战争时期
  • 26. 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关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7. 二万五千里长征,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场“战略转移”的伟大在于(      )

    ①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③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④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8. 口号能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还我青岛”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②①④
  • 29.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该诗颂扬的事件(      )
    A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 .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30.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      )
    A .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B . 禁止边疆地区对外交流 C . 削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 D . 安抚边疆少数民族

二、 本卷有三个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是历史学科要求掌握的核心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务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互碰撞的历史。在文明的碰撞中,“冲击——反应”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1) 请将年代尺上的A、B、C、D初补充完整
    (2) 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再举一例对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加以论证。

    示例: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洋务运动(反应)

    (3) 上述年代尺中的洋务运动和 C 事件分别进行了哪一方面的近代化探索?任选其中一次探索尝试,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4)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32. 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变,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肘候。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又有何历史意义?
    (2) 五四爱国运动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3) 诗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33.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绝杀。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①____”的旗帜,进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13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②____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 列举材料表格中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又继续战斗”的两例史实,并简述其意义。
    (2) 请把上表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3) 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 结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