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修改时间:2025-02-06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 1.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领土辽阔。读“中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A . 内蒙古高原 B . 帕米尔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黄土高原
    (2) 读图,既与我国陆地接壤,又与海域相连的国家是(     )
    A . 朝鲜和日本 B . 朝鲜和越南 C . 韩国和菲律宾 D . 越南和马来西亚
    (3) 和蒙古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①纬度较高,热量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②南北跨纬度广,温度带多样,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③海岸线长,海运条件便利,便于发展海上贸易

    ④陆上国界线长,便于与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千里岩、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国信1号能够提前根据天气状况,转移养殖海域,躲避台风等灾害,将养殖的鱼类遭受风险的几率降到最低。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没有经过(     )
    A . 南海 B . 东海 C . 黄海 D . 渤海
    (2) 2022年9月1日,“国信1号”停泊在千里岩岛正东28海里处起捕交付运营以来的首批产品。此时距“国信1号”最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 辽宁省 B . 山东省 C . 江苏省 D . 河北省
    (3)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一般而言,其强度受所在海区的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发生的频率就越多。由图可知我国四大海域,受台风袭击的频次由多到少排序是(     )
    A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 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 .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 .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 3. 今年中秋节,远在广东打工的爸爸不能回家团圆,寄了一箱月饼和礼物给他正在读初二的孩子。如下图所示,地址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基本三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是(     )
    A . 湖南省 B . 永州市 C . 双牌县 D . 泷泊镇
  • 4. 读甲、乙、丙、丁四个省区轮廓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云南省轮廓形状一致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B . C . D .
    (2) 关于图中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 . 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区 C . 丙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D . 丁省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 5.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力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独生子女家庭,而由独生子女加父母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成为城市中最基本“4+2+1”的家庭模式(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4+2+1”的家庭模式所反映的问题是(     )
    A . 男女比例失调 B . 城市人口变化 C . 人口老龄化 D . 家庭生育观念的改变
    (2) 针对此问题的对策是(     )
    A . 严格控制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B . 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 . 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 D .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6. 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特征,王芳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查阅的民族资料正确的是(     )
    A . 汉族只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B . 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 D . 少数民族有56个,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 方寸邮票也能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下面是王芳收集的几张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邮票,邮票中的少数民族与其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泼水节 B . ②——火把节 C . ③——丰收节 D . ④——元宵节
  • 7. 对下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云贵高原 B . ②为东北平原 C . ③为黄土高原 D . ④为塔里木盆地
  • 8. 下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和参考右侧的中国地形图(局部),该铁路是国内拟建的最具有山区特色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西成高铁甲地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气候寒冷,地表多冻土 B . 河流湖泊密布 C . 森林覆盖率大,保护森林 D . 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
    (2) 该高铁主要经过的山脉和地形区是(     )
    A . 昆仑山、塔里木盆地 B . 天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秦岭、四川盆地 D . 大兴安岭、东北平原
  • 9.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示意东风着陆场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工作人员在东风着陆场及附近区域看到的景观最可能是(     )
    A . 地形坦荡,沙漠广布 B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 地形崎岖,峰林陡立
    (2) 内蒙古自治区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从东向西递减,地形因素 B . 从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 C . 从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D . 从西向东递减,海陆因素
  • 10.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由图可以总结得出(     )
    A . 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 .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 . 我国夏季东北地区气温最低 D . 我国冬季青藏地区气温最低
    (2) 青藏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气温低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 11. 读我国东部地区轮廓图和四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搭配正确的是(     )
    A . ①——乙 B . ②——丁 C . ③——丙 D . ④——甲
    (2) 从四地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是(     )
    A .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 降水主要集中在秋季 C .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 南方雨季比北方短
    (3) 造成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 12. 中国古式古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一瓦一脊,皆匠心独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这样的飞檐屋顶有利于(     )

    ①有利于冬季房屋采光       ②形成美丽庄严的视觉

    ③泄水缓冲,保护房角       ④飞檐翘起有利于防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从降水方面推测,我国北方的飞檐比南方的飞檐反翘的角度(     )
    A . B . C . 一样 D . 无法判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50分)

  • 13.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AB线为一线,它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2) 图中我国人口最稀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藏和,人口最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多沿分布。
    (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 据显示C省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导致该省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有____。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4) D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低,请说出原因。
  • 14.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山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30°N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的全景式画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摄制组沿北纬30°线穿越了九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D自治区拍摄的主要是族(填民族名称)民俗风情。
    (2) 摄制组沿途拍摄了壮丽的长江三峡景观,它是由长江深切(填山脉名称)形成的大峡谷,试说明该山脉在地理上的重要分界意义:(一条即可)。
    (3) 图中剖面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该地势特点对我国交通的影响是
    (4) 北纬30°沿线很多省区都是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摄制组于3、4月份在ABC三省拍摄到了油菜花绽放美景,7月份在D省又拍摄到油菜花开放美景,请分析D省油菜花开放时间较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5. 2023年4月9-12日,我国发生一次大规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广大。下图为4月11日08时-12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中箭头表示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4月11日,我国(填写省级行政区全称)东部出现沙尘暴天气。扬沙或浮沉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盆地、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北方地区大部分和南方地区局部。
    (2)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填山脉名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沙尘;上海位于(填平原名称),以北地区地势较平坦,易受到北方沙尘的影响。
    (3) 寒潮加剧了此次沙尘天气,依据寒潮的运动路径可以推测,寒潮与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关。寒潮是强冷空气活动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由此可知,寒潮是受(填“冬”或“夏”)季风影响产生的。
    (4) 请结合生活体验,列举沙尘天气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 16. 读“中国季风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季风风向),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为影响我国的(填“冬”或“夏”)季风,受其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2) 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②是(风向)季风,其来自的海洋是 洋。
    (3) 图中季风难以到达F区域的原因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