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古人云:“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甲】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雨水”不符其名 , 以润泽之势(①)了残冬的痕迹,亦带来了(②)的喜悦。“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想来以青色形容雨水这个节气最恰当不过【乙】只要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表现出新生、蓬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抹被雨水浸润的青不仅给予了诗人灵感,留下了诸多明篇佳句 , 也勾起了人们外出踏青在自然中寻找春的心情.倘若不想被风雨所阻,扰了赏玩的兴头,一把轻盈的伞是必不可少的。伞与雨之相得益彰 , ____,____,____。

    (1) 下列摘自文段中的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酿造(liàng)  不符其名 B . 痕迹  润泽之势(yùn) C . 初绽(dìng)  明篇佳句 D . 给予(jǐ)  相得益彰
    (2) 依次选用文中①②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洗刷  容光焕发 B . 刷新  容光焕发 C . 洗刷  焕然一新 D . 刷新  焕然一新
    (3) 在文末处横线上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传统竹伞“展如花,收似竹”的造型 ②不仅仅在于实用性  ③本身就契合东方之美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要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表现出新生、蓬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B . 无论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展现出新生、蓬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C . 无论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表现出新生、蓬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D . 只要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展现出新生、蓬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5) 结合文段内容,填入【甲】【乙】处的标点符号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甲】。”【乙】—— B . 【甲】”。【乙】…… C . 【甲】”。【乙】—— D . 【甲】。”【乙】……
  • 2. 与人交往一定要讲礼貌,下列搜集的日常对话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 . 今天你远道而来,让我这个寒舍蓬荜生辉,快快请坐。 B . 听说你搬进新房子了,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C . 小学毕业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D .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你不在,你家父已经把你要去旅行的事情告诉我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 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久别相逢的背景,战乱后突然相逢,极富戏剧性。 B . 颔联正面描写重逢。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 C . 颈联中“暮天钟”并不是单纯表明时间的,更表现二人叙谈十分入神,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只有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 D . 尾联描写两人分别时的情景,无声胜有声,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之妙。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晚游六桥待月记

    明·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簧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竞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尤(  )数(  )   始(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 本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崔颢的《黄鹤楼》中与“夕阳下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
    (2)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怀古伤怀的诗句是:
    (3)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诗句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甲】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乙】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座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手机里的图片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丙】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个名附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丁】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2017年第2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中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同时暗示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 . 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让作者“错把他乡当故乡”,表现了村民的朴实,让作者感到亲切。 C . 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 . 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表现手法及效果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句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一路上乡村景色清新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B . 乙句用喻体“兔子”是为了表达“我”一行人速度快,想早点到达目的地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C . 丙句用比喻的修辞,将“游客”比作“蜂蝶”,从侧面表现院落香气四溢、风光无限。 D . 丁句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和谐闲适迷人的院落风光图。
    (3)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50一80字。
    (4) 文章描写的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具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5) 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制作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超短的制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内容对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以及策划功底有着一定的挑战,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 IP, 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短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

        【材料二】

    未来,短视频平台应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短”补短?

        要树立正确的平台价值意识。短视频平台必须要建立社会责任意识,从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弘扬主流价值观,引导正能量的传播.要构建短视频内容生态。短视频平台应扩展自身的外延市场,以“短”内容为依托,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空间,形成可持续发展道路。平台方应深耕内容引导,扮演好时代主音传播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内容引导有利于减少不良视频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减轻平台自查自纠的负担,还有利于将乱象式生产转化为类型化、多样化的生产。平台可以主动发起多种主题的短视频活动,号召网民广泛参与,从内容把控上由被动变为主动。长远来看,只有够清晰、有特色的发展定位,才能真正帮助短视频平台以短取胜、以优取胜。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三】

        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但这十几年的网络热点事件的沉浮反转教训,也让我们看到,由于短视频传播的快捷,常常会让大众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有无辜者被莫名网暴。

        无论无意还是有意的断章取义,都可能误导公众,短视频新闻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不知何时,短视频已经像病毒一样无处不在,已经反客为主地掌控了它的“主人”们,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乃至睡眠,于是,“杀死碎片时间”变成“被碎片时间杀死”。很多人没有任何防备地被短视频反噬。

        短视频时代,快速移动、快速切换的画面让孩子们来不及停下来思考,更无从拓展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更糟糕的影响是,快速切换的短视频带给孩子的是断点式的思维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很多孩子脑中拥有大量的碎片化知识,但却形成不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所以我们看到,好多孩子思维跳跃,能说会道,但谈吐的内容也只是网络信息的搬运,而较少完整输出自己的生命感受和思考。这是特别值得家长警惕和反思的大问题。

     (摘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短视频”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移动和短时休闲时观看。 B . 内容较短,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系列栏目。 C . 可以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记录与发布。 D . 视频内容被多次推送,且时间极短,只要手指向上一滑,即可获取信息。
    (2) 下列推断符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在等公交、坐地铁时刷刷短视频,可以用有趣的内容来消磨等待的时间。 B . 与其花时间看《西游记》这本书,还不如每晚睡前刷一下与《西游记》相关的短视频。 C . 短视频的“短”,使得对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及策划功底缺乏一定的挑战性。 D . 快速切换的短视频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让许多孩子思维跳跃,能说会道。
    (3)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短视频劣势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无辜者因为短视频传播的快捷,被莫名网暴。 B . 短视频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乃至睡眠,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C . 长期受短视频熏陶的孩子,会形成一种断点式的思维方式,无法拓展思维和想象空间。 D . 短视频使很多孩子获得了大量碎片化知识,激发了他们跳跃性的思维,能说会道。
    (4) 你认为短视频平台如何才能做到“以短取胜”?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共10分

  • 8. 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战地记者斯诺深入延安等革命地区,根据实地调查和采访写的一本书。 B .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共产党北上抗日。 D . 《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 9. 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曾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犬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0. 同学们围绕“红星可以照耀中国”这个话题,交流了自己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心得体会。请你就这个话题,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本书具体内容,简要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100字左右)

    推荐角度:①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 ②红军战士 ③老百姓

五、写作(5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问题有时,是一道等待解答的题;有时,是一件麻烦的小事;有时,是一个需要化解的矛盾......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请以“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