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1)①组装器材时,酒精灯(选“要或不要”)点燃,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②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图(选填“C”或“D”);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前(“多”或“少”)一些。
(1)图甲,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和光屏调整到图乙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再次看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接着用一块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完整”或“不完整”)的;
(4)若将一远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要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当烛焰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写出其中一种方法)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时,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所示,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移动,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他们便开始测量,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一部分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中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字母代号);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65.6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入量筒中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g,这部分油的体积是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这种油的密度是kg/m3;
(5)如果在向量筒倒油的过程中,有油溅出,则测得的油的密度偏。(选填“大”或“小”)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却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这些气泡也振动,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人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
(5)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起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约为m。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