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7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速度快,规模大,同时还伴随着空巢化、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象。”今年期间,有代表表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上前所未有。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时养老没有足够的保障。尽管最近五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多达几十个,但与公众对养老保障的期待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形势相比,现有养老能力仍面临严峻挑战。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解决养老问题。而如今,这一传统模式正受到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正在不断弱化。

    (摘编自牛少杰《子女压力大,家庭传统养老功能弱化》)

    材料二

    (来自中商情报网)

    材料三

    养老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但目前盈利空间不大正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居家养老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包括建立网络、培训队伍、制定服务标准等,这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人们顾虑较多,影响了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上门提供服务的助老员、护理员等是开展居家养老的必要条件,其数量和素质关系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但养老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缺乏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一般家政服务,但难以提供高层次养老服务。

    同时,不同于过去要求吃饱、穿暖的养老,随着老人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当今人们养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而居家养老项目内容简单,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代餐服务,以及基本的生活照料等,缺乏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娱活动等项目。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把养老视为家庭责任,主动作为不够,成为制约居家养老发展的关键问题。

    (摘编自邱冰清《居家养老,重在“能养”》)

    材料四

    出门10分钟即可走到配餐用餐点,社区养老中心实现长者日托……随着社区养老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嵌入到社区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然而,当前不少社区养老机构的生存发展并不容易。

    养老机构入驻社区困难。有些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在自家小区内表示反对。一是怕抢占公共资源;二是一些人对“老态”的排斥,看到小孩子活泼向上,感觉小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老人聚集的地方则感到暮气沉沉。与此同时,在养老企业看来,养老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但是当下的可持续运营难题却阻碍了很多社会力量的进入。目前不少民营养老机构都是微利经营,投资回收周期长,非常考验投资方的实力。

    养老服务产业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同时其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也决定了养老机构必须学会在市场上存活,在公益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高一伟《社区养老,幸福在一步之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但面对快速的老龄化速度、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我国的养老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B .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儿女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冲击。 C .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老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其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简单,并不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D . 虽然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但利润微薄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些民营养老机构甚至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占比和同比增速也一直呈上涨趋势。 B .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呈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元化趋势,但各种养老方式均有不足,这在材料三、四中有所反映。 C . 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公益性特点,又具有产业化、市场化特点,如果能在公益性和经济效益间找到平衡,也许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D .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08年为10 956万人,2017年则达15 831万人。老年人口增长迅猛,社会资本纷纷投资养老市场。
    (3) 请根据材料,就我国如何应对严峻的养老形势提出几条建议。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包子的香味儿

    伍中正

    那年高考结束后,我没有在家里等录取通知书,而是去了壮叔包子铺。

    王镇是大山脚下一个热闹的小镇。壮叔的包子铺就在王镇上,离我家有二十多里地。每逢集日,镇上更热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

    壮叔包子铺生意很好。一个理由是壮叔的包子做法很有讲究,肉馅菜馅挑料好,蒸出来的味道不一般,很香很香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壮叔在镇上经营了30年,人脉资源广。镇里镇外的人认识的多,回头客也多。在王镇,几乎没有不知晓他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在壮叔包子铺干了一个月活,也等了一个月,最终没等来我的录取通知书。我就下定决心在壮叔的包子铺里干。壮叔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干吧!都是些粗活,哪天不干了也行!

    起初来的时候,几乎是打杂,挑水、劈柴、扫地、关启店门。渐渐地,壮叔就让我揉面、做馅、包卷、蒸包子了。

    那年寒假放后的第一天,我在包子铺前看见一个小男孩。那男孩大概八九岁的样子,头发稍微偏长。穿在身上的一件特旧的棉袄上少了两粒扣子,扣得不是很紧。好在那天不是很冷,男孩却很安静地站包子铺前,不跟任何人说话,只是看着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包子。看样子,男孩像买包子,又不像买包子。每出一笼热乎乎的包子,男孩的脸色就很快改变一下,变得好看一些。

    男孩是早晨9点钟来的,临中午的时候才走。这中间,我没有问男孩要不要买包子,也没有私底下给他包子。

    我看着男孩转身离开。男孩走得不是很快,很久了,他转过身,还朝着壮叔包子铺回望,实际上,他是朝着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包子望。

    我把男孩站在包子铺前的事跟壮叔说了。壮叔不以为然,还大声地提醒我,像这样的小男孩,要提防着点,他冷不防会从蒸笼里快速拿了包子就跑,你拿他没办法的。

    快到年底,包子铺的生意仍是往常一样地好。预定包子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腊月二十八,壮叔跟我说,蒸完最后的八笼包子,就不蒸了。我知道,那八笼包子蒸完,就意味着过年了。

    那天中午,男孩来了,跟上次不一样,头发剪短,棉袄上的扣子钉上了,仍然很文静地站在那里。从中午来,到下午离开,他足足站了4个钟头。我没有看出那个男孩有拿走包子的迹象。看来,壮叔的眼力出了点问题。

    等我跟壮叔卖完包子,那个男孩也回家了。临走,男孩眼里憋着的两串泪终于掉了下来。男孩不是走,几乎是一路跑开的。

    我跟壮叔辞别,就回家过年了。过年后,我随打工的人流去了南方的一个城市,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后,我又回到了家,在家里,我看到一档寻亲情类电视节目。帅小伙跟他娘几乎用了十年时间,在他爹打工的工地,在他爹去过的城市寻找已经疯掉的爹,电视里,帅小伙终于找到了爹。节目中,我看到当年的那个男孩长成了帅气的小伙。他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讲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的题目就叫《包子的香味儿》。

    帅小伙说,在我九岁那年,我爹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打了一年工,老板跑了,爹一年的工钱一分没有拿到。爹不敢回家,也没有回家。我跟娘过年,没有买一片肉,更没有买其他的年货。快过年的时候,我就跑到王镇的包子铺去闻包子的香味。闻好了闻够了,就回家。好在包子铺的老板很善良,他没有赶我走,让我在他的铺子前闻了一下午的包子味道。

    回到家里,我把这种味道告诉娘,过年不用买包子了。娘很满足。我跟娘说,要是爹在城里能闻到包子的香味过年就好了。娘一听,双手抱紧了我,娘的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我的脸上。

    帅小伙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已泪流满面。

    过完年,我再去找壮叔。壮叔在铺子里忙活开了。我私藏了一个想法,不管壮叔同意不同意,往后,只要站在包子铺前的男孩女孩,我都会送他们两个包子。我要让他们的舌尖,真正感受包子的香味。

    (2017年第7期《小小说选刊》)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壮叔的包子做法讲究,挑料好,味道不一般,他人脉资源广,回头客也多,包子铺生意很好,但是他对穷孩子挺冷淡的。 B . 小说描写站在包子铺前的孩子,看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包子以及神情的变化,为下文写其电视里讲述“包子的香味儿”做铺垫。 C . “我”跟壮叔辞别,就回家过年了,年后便去南方打工,一去就是十年,因为“我”对壮叔对待孩子的态度反感,不想见他。 D . “我要让他们的舌尖,真正感受包子的香味儿”,就是让他们吃到香味包子,体会人的善良、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写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包子的香味儿”为核心谋篇布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

  • 3. 古代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想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 . 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 . “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笑牛郎织女不如他和杨贵妃可以永不分离。 D . 尾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2) 首联“徒闻”“未卜”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 B . 本诗描写的行动具体而真切,这些行动一个紧接着一个,一层深似一层,是一首典型的叙事诗。 C . 主人公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因“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入房"。 D . 本诗的作者大概是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诗中细致地表现了他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
    (2) 试分析诗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下列各句中,“师”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吾从而师之 B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 .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组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 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3) 翻译下列语句。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 .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 .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4) 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②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四、情景默写

  • 7. 默写。
    (1) 《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的观点是相同的。
    (2)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3)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4)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五、选择题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是笔墨纸砚 , 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洮砚、端砚,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B . 笔墨纸砚是独有的中国的文书工具 C . 独有的中国的文书工具是笔墨纸砚 D . 独有的中国的笔墨纸砚是文书工具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就是安徽宣城,文房四宝都产自那里 B . 安徽宣城是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都产自那里 C . 作为文房四宝故乡的安徽宣城,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D . 作为文房四宝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殊途同归 沧海桑田 日新月异 销声匿迹 B . 异曲同工 沧海桑田 层出不穷 隐姓埋名 C . 殊途同归 斗转星移 层出不穷 销声匿迹 D . 异曲同工 斗转星移 日新月异 隐姓埋名

六、语言表达

  • 9.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昨天,我们的党在红船上成立;昨天,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昨天,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昨天,四万多医护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逆行驰援武汉;2020年脱贫攻坚如期实现,82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亿人摆脱贫困。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天呢?将还有很多的困境,但我们的远景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回首昨天,你得到了什么?立足今天,你思考了什么?面对明天,你将何为?新兴中学团委准备组织一次青年团员“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的演讲活动,庆贺建党100周年。请你以一名青年团员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