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159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 . 数量多,有近10万件 B .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 2.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齐国都城设立了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一状况(    )
    A . 打破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 . 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D . 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 3. 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
    A . 三公制开始确立 B . 郡县制全面推行 C . 度量衡实现统一 D . 驰道连接了各地
  • 4. 历史上的中国,各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民族迁徙、人口的移动是经常发生的事。某一时期,中原汉族的举族南下和北方胡族的大量内迁使各民族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居住格局。这一时期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 五代十国时期 D . 辽宋夏金元时期
  • 5. 唐太宗时,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这说明唐太宗(    )
    A . 善于纳谏 B . 知人善任 C . 大兴文治 D . 改革吏治
  • 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的某个朝代:“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下列现象不属于该朝代的是(    )
    A . “苏湖熟,天下足” B . 出现“交子” C . 重文轻武 D .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7. 元朝版图辽阔,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比较稳定有效的统治,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这主要得益于元朝实行(    )
    A . 和亲会盟制度 B . 崇文抑武方针 C . 金瓶掣签制度 D . 行中书省制度
  • 8.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抑商、贱商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明清时期的小说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商人和商业活动。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 .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 工商皆本思想成为主流 C .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D .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9. 清朝乾隆帝规定,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同时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窥探;如有地方督抚官员通过各种方式向军机章京刺探情况,必严加处理。上述规定(    )
    A . 有利于监察官员 B . 体现出军机处官员素质低 C . 确保政令保密性 D . 说明乾隆帝的疑心比较重
  • 10.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对联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北伐战争 D . 新中国成立
  • 11. 谢毅评论道:“在这个运动中,各类人物都对中国的出路问题提出过自己的主张,而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流传过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差不多在这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早期表现。”据此判断,谢毅评价的“这个运动”最有可能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维新运动
  • 12.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
    A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 .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3. 《中国全史》:“……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史上的伟大转折。”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14.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5.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主要依据的是(    )
    A . 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 . 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 C .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D . 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
  • 16. 下图展现了我国某一时期工业和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是(    )

    A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7.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在大厅中,同时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庄严的国歌,我非常激动,心潮澎湃。”这一材料记录的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香港回归 D . 澳门回归
  • 18. 下列资料是古代雅典关于“村社”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    )

    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进行投票,投票依据以下几点:他们是否达到法定年龄,候补人是否为合法出生的自由民。

    A . 反映了小国寡民的特征 B . 实现了希腊人的真正平等 C . 保护了所有人的公民权 D . 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
  • 19. 亚欧大陆各文明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奴隶贸易 D . 宗教改革
  • 20. “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它”是指(    )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辛亥革命
  • 21. 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指(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南北战争 D . 意大利的统一
  • 22.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近300年后,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标志是(    )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 来克星顿枪声 C . 发表《独立宣言》 D . 制定《1787年宪法》
  • 23. 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战后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B .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矛盾尖锐 C . 战争引起社会革命 D . 战争加剧国际动荡
  • 24.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采取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 25. 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    )
    A . 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B . 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 C . 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二、填空题

  • 26. 司马迁撰写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李时珍编写的《》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27.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 28.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29. 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 30.  1848年,《》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917年,“”胜利,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综合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采取的对策,其作用是什么?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率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1884年洋务派官员张树声《遗折》

    (1) 材料一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材料二: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列举一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简要回答其历史意义。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成立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理会的投票程序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个原则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