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79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或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浓硫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 .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C . 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变成粉末 D . 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空气中潮解
  • 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或实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所示实验中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4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所示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 . 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D . 中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当x=13时,该元素构成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O2 B . 置换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是因为水能降低纸的着火点
  • 4.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在测某溶液的pH时,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溶液的pH=3 B . 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相互混合的方法即可鉴别KOH、Ba(NO3)2、NaCl、MgSO4四种溶液 C . 除去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剂,可以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D . 按如下流程进行粗盐提纯,若调换加入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 5. 现问300g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过滤后,向滤渣中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Cu(NO3)2和Zn(NO3)2 B . M的值为24.8 C . c点溶液中Zn(NO3)2的质量为56.4g D . d点所得滤渣中含有的固体只有Cu和Ag
  • 6. 下列各图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 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C>D=E B . 向盛放滴有无色酚酞的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ab段的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C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 .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横坐标“反应时间”改为“稀硫酸的质量”时,坐标中的曲线不会发生变化

二、综合应用题

  • 7.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75%乙醇溶液能有效灭活“新冠肺炎病毒”,乙醇溶液的溶剂为

    ②写出2个锰酸根离子,并标出其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2) 锌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我国古代就已掌握了炼锌技术。

    ①《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右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请解释“冷定(即冷却)后才可毁罐取锌”的原因:

    ②在已调平的托盘大平的左右两端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内各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先向左边烧杯中加入8.1g的氧化锌,若要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则向右边烧杯中加入碳酸锌的质量为g;若想让天平指针最终偏向左边,则右边烧杯加入的锌粒质量最多为g(精确到0.1g)。

    (3) 分别表示氧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在化学原理探究和核化学方面有广泛应用, 可简写成

    ①两种原子中,数目相等。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核电荷数

    e 最外层电子数

    ②若H2 反应生成的水表示为H218O,则如下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 8. 某校探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或装置表演化学魔术。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魔术1:点燃肥皂泡

    (1) 从魔术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控制产生氢气的多少,为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B,理由是
    (2) 用装置E蘸取肥皂水,吹出大大的肥皂泡飞向高处,然后用燃烧的木条靠近肥皂泡,肥皂泡被点爆。装置E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魔术2:隔空引爆气球

    (3)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2↑+2H2O,则X的物质类别是。请选择你认为恰当的发生装置,并写出你的依据:
    (4) 用透明气球收集氢气和氯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按如图F所示进行表演,结果气球发生强烈爆炸。据此你认为氢气和氯气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是

四、推断题

  • 9.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1) 写出B的化学式:
    (2) 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上述物质中的C和CuSO4、BaCl2、NaCl、Na2SO4、(NH4)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粹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中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①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种。

    ②向步骤三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发现没有沉淀产生,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小明同学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小丽同学否定了小明的判断,她的理由是

五、科学探究题

  • 10. 如图是某校两个探究性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为了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制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1)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1) (实验与纳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读出溶液的pH<7,硫酸铜溶液呈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猜想Ⅱ不成立。

    (2) (交流和反思)

    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3) 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写出反应物即可)。

六、计算题

  • 11. 将一定质量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盛有2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8.8g。经测定,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氯元素21.3g。请计算:
    (1)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