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立体停车场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停车。如图是小金同学看到的一个4层智能立体停车场。小金回家后查到了自家小汽车的一些数据信息,推测该立体停车场的总高大约为(   )

    类型:家用型小轿车

    车身长:4.6m

    宽度:1.7m

    高度:1.4m

    轴距:2.7m

    车厢结构:三厢轿车

    A . 2m B . 8m C . 20m D . 40m
  • 2. 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每秒振动次数

    80

    1200

    120

    800

    A . 甲的响度较大 B . 声源在发出甲声音时振动频率较低 C . 乙的音调较高 D . 声源在发出乙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 3. 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大小跟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A .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C .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D . 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接近350m/s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红外线可用于遥控 B . 红外线是红色的光线 C . 紫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D . 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用于医院手术室灭菌
  • 5. 图中所示为张老师戴着眼镜清晰看到远处物体S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张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B .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 . 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 . 矫正前,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面
  • 6. 如图是植树公园门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个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音调 B . 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5.7dB C . 路边的树可以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D . 禁鸣喇叭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
  • 7. 小宇将冰水和热水分别装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出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杯的水珠出现在内壁 B . 乙杯的水珠出现在外壁 C . 甲杯的水珠是冰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D . 乙杯的水珠是热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 8. 如图是某种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温度为90℃时,该物质是固态 D . T1至T2时段,该物质的温度不变,此过程该物质不吸热也不放热
  • 9. 已知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会发生偏折,偏折程度可用折射率表示,折射率越大偏折越大(光线越靠近法线)。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介质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是因为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介质

    折射率

    介质

    折射率

    空气(气体)

    1.00

    乙醇(液体)

    1.36

    水(液体)

    1.33

    玻璃(固体)

    1.52

    A . 光在水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B . 光从空气斜射入乙醇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C . 光从玻璃斜射入乙醇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D . 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 10.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小明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大于5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小于20cm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让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利用手机软件测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5dB变为40dB,说明音叉振动的(选填“振幅”或“频率”)变小,音叉产生的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变小。

  • 12. 酒店卫浴防雾镜有很好的防雾效果,它的工作原理在镜子背面安装加热装置,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但不会冷凝成水珠,还能迅速蒸发,一直保持干爽状态。防雾镜在通电加热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小白站在镜子前面1m处,他在镜中的像和他相距 m。当他靠近镜子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平面镜前有一辆电动玩具车,车顶立有一硬杆,如图所示,若杆在0.5s内从A点移动到B点,杆移动的距离为 cm,速度为m/s,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选填“左”或“右”)运动。

  • 13.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示数是℃,以下最接近这个温度的是:(选填序号)①广州市冬季最低气温;②一个健康的中学生的体温;③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小罗同学觉得,广州市近几年冬天的气温都有所升高,主要是和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有关,请你至少提出一条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 14.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你认为实验方案更好些,你的理由是:

    实验1

    实验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三、综合题

  • 15. 如图所示,光线AB、CD通过甲、乙两个平面镜反射到水壶W上(其中乙平面镜没有画出),入射点分别是B、D。

    (1) 光线AB与镜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大小是
    (2) 在图中:①画出W在甲平面镜中的像

    ②通过作图画出乙平面镜,并完成光路(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

  • 16.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显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实验发现:斜面越陡,小车到达底部的时间越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填“大”或“小”)一点;
    (2) 请根据图中信息,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AB

    2

    (3) 请写出计算AC段平均速度的过程。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 17.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 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小明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将(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调整装置后,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时刻水的温度是℃;
    (2)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为:①水沸腾前,温度;②水沸腾后,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现象

    出现小量气泡

    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3) 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自己所测得水的沸点跟小红测得的沸点不同。小明猜想:导致这种结果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 . 两位同学交换酒精灯重复实验        B . 两位同学分别用原器材重复实验 C . 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水中
  • 18. 小军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如下图所示,小军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2) 小军用蜡烛做实验,烛焰在下图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请画出蜡烛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可以判断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 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