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学区2020-2021上学期语文七年级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17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 . “秋天”、“柚子”、“足球”、“学校”都是名词。 C . 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D . 古人常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令尊”,含有谦恭之意。而“萓堂”则是古代人们对母亲的称呼。
  • 2.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是鲁迅十分敬重的老师,他认真为鲁迅订正讲义,修改他的血管解剖图,是一个认真负责、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并且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 B . 《风筝》是《朝花夕拾》中重要的一篇,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憎恶。 C .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生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接触的生活片段。 D . 《琐记》写衍太太在鲁迅父亲临终前,让他大喊父亲以及怂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的事件,表现了衍太太是个表面宽厚可亲,但内心阴险恶毒的人。

二、字词书写

  • 3. 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的生命中有很多缺(xiàn)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接触这个多(zī)多彩的世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jì),也是如此。我不时地提醒自己: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句子默写

  • 4. 诗文名句默写。
    (1)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4)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5)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6) 芳华易老,时不待我,正如古人所言“”,我们应珍惜美好年华,努力奋斗。(请从《论语》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四、翻译

  • 5. 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①未若柳絮风起   

    ②陈太丘与友

    ③寒雪日内集

    ④元方入门不

五、现代文阅读

  • 6. 鲁迅的散文写人记事,描写都生动传神。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甲)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乙)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 (甲)文中的“她”善良热情,关心孩子,她是(人名)。
    (2) (乙)文选自《》(篇名)。文中的“我”经过怎样的心理变化,请作简要概括:
    (3) 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瑶曾说:“《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以上选段谈谈。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⑪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⑫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1) 作者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请结合文章分点概括“别致”的地方。
    (2) 语句赏析。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赏析。

    (A)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

    (B)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3) 文章⑤⑥两段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家乡的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第⑨段作者引用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表达效果?
    (5) 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刘湛秋说“雨”是“使人爱恋的”(《雨的四季》),本文作者说“雨”是“令人陶醉”的,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主旨说说作家为什么钟情于“雨”?

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洗马桥

    清·徐焕之

    汗马功成百战收,平倭遗事说金舟。

    桥头一派苍凉水,犹为英雄咽暮秋。

    【注释】①洗马桥,位于苍南县金乡(旧名金舟乡)南门外甘溪,因抗倭将士征战归来洗马于溪畔而得名。②平倭(wō),平定倭寇。明代中后期,金乡周边日本倭寇入犯,战事频繁。③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1) 站在洗马桥,你会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描述。
    (2) 诗歌后两句诗人借桥下苍凉之水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七、课外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王将军破倭寇序(节选)

    元·孔旸

    若武略将军、镇守平阳王公,亦栝人也。公到官以来,廉慎公正,约束部队,抚善良,禁奸慝 , 穆如春风之和,毅若秋气之肃,民莫不畏而爱。性好文善为歌诗喜鼓琴。军旅之暇,即延士大夫弦诵竞日。迹其所为,盖汉祭征虏之流亚欤。洪武五年夏六月倭寇犯县之南鄙,并海之民望风奔溃。公闻,帅士卒戴星驰往。比至,寇已登陆肆虐。公奋击大破之,杀伤过半,余寇急走,趋舶遁去,公振旅还县。

    于是士民、百执事之人相与语曰:“……今获更生,公之赐也。未能请于官,立名纪功,始求士之能文者为序其事,不使日久泯没而无传 , 何如?”众曰:“。”乃其事嘱旸。

    【注释】①孔旸:字子升,号洁庵,浙江平阳人,元至正二年(1342)进士,历任衢州录事、庆元令、平阳州同知。②奸慝(tè):指奸恶的人或奸恶的行为。③祭征虏:东汉中兴名将祭遵。④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朱元璋年号。⑤百执事之人:百官、群吏。

    (1) 下列加点字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欣曰           众曰:“。” B . 下车引           民莫不畏而爱 C . 人谋而不忠乎        迹其所 D . 卿何不汗          乃其事嘱旸
    (2) 用“/”划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停顿(划两处)。

    性 好 文 善 为 歌 诗 喜 鼓 琴。

    (3) 翻译第二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不使日久泯没而无传。

    (4) 请结合短文,说说孔旸笔下的“王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作文

  • 10. 初中生活给大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同学、新的校园生活……相信其中必定有某一个时刻或瞬间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选取其一和大家分享吧!请以“那一刻,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成,再作文。②注意审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名和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