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读下图“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B . 乙地是主要的林业基地 C . 丙地的畜牧品种主要是三河马、三河牛 D . 甲、乙、丙三地均有肥沃的黑土
    (2) 黑龙江农垦总局已明令禁止开垦丁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 该地区土壤贫瘠、热量不足 B .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 C . 加入WTO后,我国可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D . 为了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 2.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纬度 C . 夏季风 D . 人类活动
    (2) 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A .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 .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 . “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 3.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下列小题。

    (1) 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 . 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 . 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 . 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 . 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相同的是(    )
    A . 水运便利 B . 劳动力充足 C . 气候适宜 D . 天然气丰富
    (3)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A . 地形平坦 B . 温差大,光照足 C . 土壤肥沃 D . 水源充足
  • 4.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 . 新疆、四川 B . 甘肃、浙江 C . 陕西、江苏 D . 贵州、广东
    (2) 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温 C . 降水 D . 河流
    (3)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 . 东北和西北方向 B . 西北和西南方向 C . 东南和东北方向 D . 东南和西南方向
  • 5.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通俗易懂并广泛流传的语句,具有地方特色,蕴含地理知识。如①省流传的俗语有:粑肥叫饵块,常年出好菜……②有中部流传的俗语有:锅盔像锅盖,房子半边盖……左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右图为②省中部传统民居“房子半边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饵块和锅盔分别是①、②两省人民日常食用的当地特产,它们的制作原料分别是( )
    A . 玉米、稻米 B . 稻米、小麦 C . 大豆、玉米 D . 大豆、小麦
    (2) 如左图所示的②省中部民居,其好处有( )

    ①节省建材②避风保暖③防止风沙④收集雨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3) 符合③省地理情况的俗语是(    )
    A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C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6.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产区。近年来,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疆政府决定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读和田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南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 . 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D .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 和田河流域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 科技发展快 B . 地理位置优越 C . 市场需求大 D . 劳动力充足
    (3) 图示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土地沙漠化 C . 石质荒漠化 D . 森林砍伐
  • 7. 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使旅游业迅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这些植物构成了(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B . 高山植物阔叶林景观 C . 热带雨林景观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 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对策不正确的是(   )
    A . 加强人工景点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外地旅客 B . 加强现有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整体协调发展 C . 强化旅游景点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商业秩序 D . 加快景区升级改造,积极创造品牌效应
  • 8.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   )
    A .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 . 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 . 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D . 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2) 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 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 . 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C . 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 . 人口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

二、综合题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影像图。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5—7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 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2) 从材料二表中可以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3) 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_____)
    A . 使地表水下渗减少 B . 使侵蚀增加 C . 使含沙量减少 D . 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采取措施。
  • 10. 环渤海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该区域协同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渤海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下图为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统计图。

    材料三:部分环渤海沿岸经济区重点产业

    渤海沿岸经济区

    重点产业

    河北曹妃甸

    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

    天津滨海新区

    石化、冶金装备、港口物流

    山东东营

    石油加工、石油装备制造、物流

    山东烟台

    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铜材生产

    辽宁锦州

    炼化生产及石油储备、船舶制造

    辽宁营口

    石化、钢铁、装备制造、港口物流

    (1) 渤海被半岛和半岛包围,属于我国的内海。
    (2) 2013年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受灾面积最广的是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渤海 

    (3) 根据材料,分析环渤海地区实施经济协同持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4) 2014年8月,连接大连至烟台的渤海海底隧道规划方案公布,分析该隧道修建对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