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调研检测)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8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2.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 树叶的影子 B . 树叶的实像 C . 太阳的虚像    D . 太阳的实像
  • 3. 下列单位换算是正确的是(   )
    A . 4.5m=4.5m×100cm=450cm B . 456mm=456× =0.456m C . 36cm=36÷100m=0.36m D . 64dm=64× m=6.4m
  • 4. 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精密的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B .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 C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差错 D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 5. 在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将几只乒乓球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 做出猜想和假设 C .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D . 交流与合作
  • 6.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 .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 7. 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 . 红、黄、蓝 B . 红、绿、蓝 C . 红、绿、紫 D . 红、黄、绿
  • 8.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B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 . 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 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表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 9.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 . 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0厘米的学生用尺 B . 最小刻度是1 厘米,长度是15米的皮卷尺 C . 最小刻度是1 毫米,长度是2米的钢卷尺 D . 最小刻度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 10.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角为2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应为(   )
    A . 70° B . 40° C . 20° D . 80°
  • 1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 12.38cm B . 12.365cm        C . 12.36cm D . 12.37cm
  • 12. 小明钓鱼时,见鱼快上钩了,欢快的叫了一声,结果把鱼吓跑了。这个事例说明(   )
    A .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B .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 . 水不能传播声音 D .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
  • 13. 我们能同时辨别出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   )
    A . 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B . 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 C . 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D . 以上都不对
  • 14.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 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B .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 . 日下立杆,其影立现
  • 15. 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 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 .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 16. 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

    A . 9:30 B . 2:30 C . 6:15 D . 12:15
  • 17. 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 . 声源处 B . 传播过程中 C . 人耳处 D . 声源和人耳处
  • 18.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到被照射部分(   )

    A .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 19. 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5N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用10N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 B .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低 C . 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D . 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

  • 21.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 22. 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的性质.

  • 23.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24. 影子是由于形成的,“池水映明月”说明的是光的现象。
  • 25.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 , 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 26.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光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速度大约为m/s。
  • 27.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高声喧哗,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会产生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是“高”、“低”是指声音的;(后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8. 身高1.6m的小红站在高1m的镜子前3m处,她与她的像之间相距m,她与她的像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此时她的像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 29. 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2. 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⑴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⑵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前后两次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实验操作过程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⑶分析与论证:声音靠传播到远处;

    ⑷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①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表明;

    ②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这表明

  • 33.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是cm;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cm;
    (2)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丙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②;③
  • 34. 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让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线将沿 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 35. 如图甲,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 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选填“水平”或“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然后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看去它好像似的,并记下蜡烛B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
    (2) 观察发现蜡烛A的像与B的大小相等,可以得出:
    (3) 图乙(a)、(b)所示为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同学(选填“小明”、 “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

五、计算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