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470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生长和繁殖
D .
能进行运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生长
C .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
生物能呼吸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花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气体
D .
盐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同种生物之间( )
A .
有互助、有斗争
B .
无互助、无斗争
C .
只互助不斗争
D .
只斗争不互助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C .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D .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A .
沙漠
B .
水中
C .
陆地
D .
空中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个池塘
B .
—块草地
C .
生物圈
D .
森林里所有的树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下列属于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
A .
水藻和细菌
B .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C .
鱼和蛇
D .
地衣和大豆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
A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 .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D .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展地球观测、空间地球系统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脱离生物圈这个圈层后,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你认为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
A .
氧气、矿泉水、各种食品
B .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 .
宠物猫、电脑、光盘
D .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分解者很少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 .
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 .
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 .
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 .
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
C .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 .
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节视野亮度要用到的部件是( )
A .
转换器和遮光器
B .
反光镜和遮光器
C .
通光孔和反光镜
D .
通光孔和遮光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 .
反光镜
B .
目镜
C .
物镜
D .
装片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0. 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
A .
右上方
B .
右下方
C .
左上方
D .
左下方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 .
水和无机盐
B .
有机物
C .
维生素
D .
适宜的温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3. 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4. 有一种白萝卜裸露在地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
B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C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土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5. 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A .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 .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6. 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 .
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 .
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 .
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7. 下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作为甲的对照装置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是( )
A .
乙
B .
丙
C .
乙和丙都可以
D .
乙和丙都不可以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8. 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 )
A .
B .
C .
D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9.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0. 人们食用的甘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
A .
甘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
B .
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
C .
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D .
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判断题
31.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以通过大量浇水来显著提高产量。(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2. 冬季在大棚里进行蔬菜生产,可以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3. 为提高产量,到了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常把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氧气的含量。(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4. 图中1是根尖的成熟区,上面有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5. 当1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6. 土壤溶液中的水和无机盐被吸收进植物体内后,是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它器官中的。(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7. 植物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防止根尖散失水分。(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8.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后,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去掉叶片上遮光纸片,在如图②中,把叶片放入盛有浓盐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9. 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色,见光部分不变蓝色。(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0. 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的不同,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判断对错)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填空题
41. 在一定的
内,所有
与
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2.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
、
、
、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3. 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这些因素包括阳光、
、
、
、
等非生物因素,以及每个生物都与它所处的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4.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
方面,还表现在
等各个方面。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5. 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
、
的无机盐。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6.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在
中把
和
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在这个过程里还放出
。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7.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 图中,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2)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
的关系。
(3) 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四、探究题
4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 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
和
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 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 根据
组和
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