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0-09-07 浏览次数:229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iù)齿      洗(dí)       不(xiǔ)      怪(pǐ) B . (ròng)毛     (xīng)味     (jù)风       (sì)意 C . (gǎn)      桑(zǐ)       嘲(fěng)     星(chén) D . (yuān)     孤(jì)       (pín)临      思(xù)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卑微    凋谢    蔓延    混为一体 B . 炫耀    牛犊    渴望    闲情逸志 C . 想象    神密    威力    煞费苦心 D . 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茅盾创作的《题白杨图》中有这样的句子“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B .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 . 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 .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在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潘建伟团队厥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 .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雷,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 5.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竞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打得如胶似漆 B .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 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如红莲洁身自好,高标清操,不蔓不枝。 D . 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
  • 6. 下面这段文字画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仁慈的大自然遵循这样的原则: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破坏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①它推动我们这样做不仅是满足理性的需要

    ②也给我们带来乐趣

    ③它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④是满足欲望的需要

    A . ③④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②①④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 . 《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 . 《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 . 《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二、语言表达

  • 8. 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 9. 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生命是不平凡的,生命是那高原上的白杨,在积雪中傲然挺立

三、名著导读

  • 10. 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 以上文段节选自(作者)的小说《》。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的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论语>十二章》选段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念无与乐者   

    疏食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 下列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何处/无竹柏 B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 饭疏/食,饮水 D . 乐/亦在其中矣
    (4) 《记承天寺夜游》和《<论语>十二章》选段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②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③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 概括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有哪些相似之处。
    (2) 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用?
    (3) 第①段四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4) 第③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惧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选自《当代作家》,有删改)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试品析本文题目的妙处。
    (2) 第③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3)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结合全文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里。
    (4) 本文的主角是高原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
    (5) 作者赞美了这株柳值得人们学习的什么精神?

六、诗歌鉴赏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 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七、综合题

  • 15.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 【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板块名称。
    (2) 【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  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  拜读)!”

    (3)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八、写作题

  • 16. 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