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试卷

修改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155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 2.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一文最可能刊登在(   )
    A . 《时务报》 B . 《民报》 C . 《新青年》 D . 《东方杂志》
  • 3.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主要目标是(   )
    A . 推翻清廷 B . 反对日本 C . 维护共和 D . 揖美追欧
  • 4. 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
    A . 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B .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 . 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D . 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 5.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 .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 .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 6. 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 B . 以反满方案为宗旨 C . 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 D . 脱离了中国实际
  • 7.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 . 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 . 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C . 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D . 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 8.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 . 发动了武昌起义 B . 终结了清朝统治 C .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D .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9. “被民族危饥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
    A .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 .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 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 10. 下图为民国年间初小教材,其内容:“开学后,我们选举级长,谁得到票数最多,谁就当选。”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 . 民主制度在学校逐渐推广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D . 学生民主参政意识强烈
  • 11.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 . 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C . 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D . 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 12.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
    A .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 13.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A .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B .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C .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 14. 如图一枚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共和四杰”火花,上书“中华民国”“共和四杰”。并绘有孙中山、黄兴、袁世凯、黎元洪“四大巨头”的头像。“共和四杰”火花出现的背景是(   )

    A . 革命党人实现了精诚团结 B . 清帝退位后民众渴望团结 C . 孙中山直接领导辛亥革命 D . 孙中山领导进行二次革命
  •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立宪派旨在力争改造清王朝,使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请愿斗争和武装起义两种方式的选择之争。这反映了(   )
    A . 两派主张分别代表各自阶级的政治要求 B . 两派的斗争目标有了同质化的要求 C . 清廷向西方学习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深化 D . 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缺乏客观认识
  • 16.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倒不如说是终结。”下列关于“终结”的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
    A .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C .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 .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17. 张鹏在《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①民主化,②法制化,③工业化,④均富化……”下面依据这一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法国 B . 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在均富化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 18. 1903年17岁的柳亚子读罢《民约论》,激动难忍,自作主张改名为“柳人权”,字“亚卢”(亚洲卢梭);1905年出版的小说《卢梭魂》,讲到卢梭之魂游东方古国,遇见了黄宗羲等中国革命志士之魂的故事。这些内容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界(    )
    A . 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B . 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 . 卢梭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D . 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 19.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级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对该社论的正确理解是(    )
    A . 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 . 辛亥革命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C . 辛亥革命的意义影响深远 D . 辛亥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 20. 民国初年,教育部下令将各地孔庙学田归公,有人悲愤地质问“不谓今之毁孔者,……或罢其祀,或欲废其经,或欲拆其庙,或欲夺其产……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这说明当时(    )
    A . 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 B . 孔教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C . 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 D .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二、材料分析题

  • 21. 材料一: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胡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分析有何异同?毛泽东如此分析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才常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自小接受封建教育。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他以救中国为事,专注研究各国政治外交情事,参与维新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着手组织“正气会”,作为将来武装起义的策动机关。“正气会”的名称来源于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所作的正气歌。在宣布正气会成立的序文中,一万面攻击清政府“甘首腥膻,自甘为隶”,指责清政府对洋人的屈膝投降,成为洋人的奴隶,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方面又宣扬要“忠君爱国”,称:“日月所照,莫不尊余,君巨之义如何能废”,承认与光绪有君臣关系。19年,唐才常领导了在长江流域掀起的有10多万人参加的自立军起义。这次起义还吸引了革命派参加,促使了保皇派的分化和革命派的发展.为推动两湖地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辛亥武昌首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刘涣决《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1) 根据材料,概括唐才常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主张的异同。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才常起义的影响。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固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现见礼仅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变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变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