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江淮名卷联考试卷(一)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680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 60进位法 B . 佛教 C . 金字塔 D . 《汉谟拉比法典》
  • 2. “在宗教上,国王被认为是‘神之子’,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该国王被称为(    )
    A . 法老 B . 皇帝 C . 大王 D . 教皇
  • 3.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代中国 D . 古代巴比伦
  • 4. “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该法典主要维护(    )
    A . 外邦人的利益 B . 奴隶主的利益 C . 奴隶的利益 D . 领主的利益
  • 5. 一部印度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阶级歧视是源自于(    )
    A . 禅让制度 B . 种姓制度 C . 分封制度 D . 科举制度
  • 6. 位于安徽省境内的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
    A . 西汉末年 B . 东汉末年 C . 隋朝初年 D . 唐朝初年
  • 7.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 . 对外扩张 B . 重视农业 C . 民主政治 D . 小国寡民
  • 8.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体现了希腊的突出特点(    )
    A . 小国寡民 B . 重视农业 C . 民主政治 D . 对外扩张
  • 9. “公元前3世纪,它通过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它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它进一步衰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罗马共和国 B . 罗马帝国 C . 古代巴比伦 D . 古代希腊
  • 10.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 . 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 . 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 . 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 . 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 11. “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 . 古埃及的太阳历 B . 罗马人的儒略历 C . 中国农历即夏历 D . 苏美尔人的阴历
  • 13. 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图所示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

    A . 伊斯兰教 B . 基督教 C . 佛教 D . 道教
  • 14. 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建立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④②①③ D . ②①④③
  • 15. 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 . 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 . 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 . 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 D . 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二、辨析改错(8分)

  • 16.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由雅典公民组成的五百人议事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2) 4世纪,日耳曼人大举侵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主要文献。
    (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三、材料解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婆罗门利用自己控制的宗教婆罗门教编造说,神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并为这四种人规定了特定的职责和义务。

    (1) 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文明?说出它们文明的发源地。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文明的发源地及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5世纪末,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大的封建国家。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进行了改革,不再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材料二: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1) 材料一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结合材料二分析,封建庄园的特点是什么?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3)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古欧洲发展的历程。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 19. 古代文明在碰撞中传播,在交往中融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碰撞中传播】

    材料一:

    【交往中融合】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重要通道,当年在这条路上来往的商人将不同地区的物产、文化进行传递和渗透。当然,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不仅仅是丝和丝绸……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汉朝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西行,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得出结论】

    材料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先后举办各国文化年,同时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年。

    (1) 观察图1和图2,分析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有哪些相同点?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开通者是谁?除丝绸外丝绸之路上还运输哪些商品?
    (3) 阅读材料三,你认为近年来我国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有什么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