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2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综合性学习

  • 1. 学校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请从下面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在横线处填写诗句或文学常识,并任选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联诗句或一个章节,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1) 【主题一】最美不过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

    ——《

    赏析/评点:

    (2) 【主题二】最风流醉唐诗

    ①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④满面尘灰烟火色,。(白居易《卖炭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赏析/评点:

  • 2.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传统工艺品。阅读下面材料,在横线上补充灯笼的制作流程。

        灯笼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质地坚韧、有弹性的桂竹放在蒸气室内加热半小时,取出置阴凉处晾干。再用竹刨刨去竹面粗糙的表皮,并将打磨精良的竹子裁成长度合宜的薄片。然后,便可以以交叉的方式将裁好的竹条组装固定,形成灯架。记得要在灯架底部横一个竹条,以方便蜡烛的摆放。之后,就是裱糊灯笼了:先将稀释的浆糊均匀地平刷在灯架表面,再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用刷子蘸浆糊刷平后,再粘贴两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或细棉纸。晾干后,以个人所需图案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进行彩绘,或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层桐油,待桐油阴干,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蒸竹晾干→→刷上桐油

  • 3.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元宵节灯谜体现了灯笼最富有诗意的一面。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拥有“京郊第一灯笼村”美誉的怀柔区红庙村设计了“看花灯·赏灯谜”活动。下列几则灯谜,是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意义来设计的。请你任选其中一则,仿照示例,加以解说。

    灯谜:①十(打一成语)    谜底:纵横交错

    ②乖(打一成语)          谜底:乘人不备

    示例:桁(打一成语)      谜底:行将就木

    解说:“桁”字,木在左,行在右,行靠近木,所以是“行将就木”。

二、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怡园记(节选)

    查慎行

        相国明公之园,在苑西二里……自癸酉夏末来谒公于郊园,则草之茁者丛,木之花者实,槐柳交于门,藤萝垂于屋。洲有葭菼 , 渚有蒲莲;凫雏雁子,鱼鲔鳞介之属,飞潜游泳,充牣耳目之前。窅然以深,若入岩谷;旷然以远,如临江湖,久与之居而不能舍以出也。

    【注】①相国明公:即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②癸酉:干支之一,本文指1693年。③谒:进见。④葭菱(tǎn):芦荻。⑤诸:水中小块陆地。⑥凫:野鸭。⑦鱼鲔(wěi)鱗介:泛指鱼类及有鳞甲的水生动物。⑧充牣:充满。⑨窅然:深远貌。

    (1)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自癸酉夏来谒公于郊园    前行 B . 鱼鲔鳞介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C . 入岩谷                  听茶声然 D . 久与之                  鲁直
    (2)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与“窅然以深”中“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开朗 B . 悄怆幽 C . 视端容 D . 然以远
    (3) 这则短文多用对偶句式,上下句涉及的内容相对,句式基本一致,增强了表意效果。依据其句式特点,完成小题。

    ①用现代汉语补充下句翻译。

    槐柳交于门,藤萝垂于屋

    翻译:槐柳的枝条在门前交错,

    ②我们所学的其他文言文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对偶句,请写出任意一组句子

    (4) 短文描绘了作者重游自怡园所见之景,并表达了自己游园的心情。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是

三、字词书写

  • 5. 阅读下面关于“灯笼”的文字,回答问题。

        灯笼,是一种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竹________(蔑/篾)或铁丝做骨架,蒙以纱或纸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起,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中华大地便被罩在一种甜蜜________(详/祥)和的氛围里。

    (1) “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读音和义项如下:①lòng。笼子;旧时囚禁犯人的戒具;蒸笼;把手放在袖筒里。②lǒng。像笼子似的盖在上面;比较大的箱子。结合语境推断,依次出现的两个划线字的读音分别是
    (2) 为横线处选择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蔑   详 B . 蔑   祥 C . 篾    详 D . 篾   祥

四、现代文阅读

  • 6. 灯笼,不仅用以照明,往往也是一种象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旧时新年前后,民间有在高处悬挂灯笼的习俗。由于“灯”字音和“①”相近,所以灯笼也意味着人丁兴旺;孩子启蒙入学时,父母会为孩子精制一盏灯笼,由启蒙者师亲手点亮,(甲),称为“开灯”;近代,爱国志士们还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灯笼又(乙)。

        民间过年有挂灯笼的习俗,皇家也不例外,但是灯却有区别。清代宫廷沿袭明代旧制,元旦(即如今的春节)前后要在乾清宫丹陛上下各立一对天灯和万寿灯。据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介绍,竖立天灯的含义与民间应该差别不大,只作为高位照明灯;万寿灯主要承担的是装饰功能,重点体现的是美好寓意。

    (1) 在①处应填入的汉字是
    (2)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内容,分别填入文段(甲)(乙)处。(只填序号)

    ①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②象征前途一片光明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

    (3) 依据文段内容推测,万寿灯寄托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 7. 灯笼可以照明,灯笼法可以指导我们的写作。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写文章有三法,简称之:黑箱、灯笼和灯塔。

        ②“黑箱法”是科技术语。我们平时从事某项工作,不必知其所以然,只了解它的结果就够了。如开汽车不一定要知道汽车的全部构造及生产过程,品酒员不一定会酿酒。写文章也是这样,作者并不一定懂得多少文章作法,只是看得多了,心里又有话要说,发而为文。

        ③“灯笼法”是指手中有个灯笼照明,不完全摸黑走路。作者确实研究过语法、修辞、文体,懂得一些为文的技巧和规律,知道文章的风格类别。比如,读鲁迅“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便知道这是倒装,以加强语势。以后写文章就不只是照着样子写,而是有一个灯笼照路。

        ④“灯塔法”不只要求懂一点文章写作知识,而且要对文学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也都熟悉,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涉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这样就不是手握灯笼只照眼前,而是四野八荒了了在目,尽可纵横驰骋。文章要做到这种程度算是最高品位了。

        ⑤如果把“黑箱法”写出来的文章比作是一棵没有根,或根须很浅的树,用“灯笼法”写出的文章便是只有主根而侧根不多的树,而用“灯塔法”作出的文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这种巨木才经得起历史的风雨,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要扎下深深的生活的根须才能培植起自己文章的大树;要架起高高的知识的灯塔,才能使文章之舟冲出死寂的港湾,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1) 第③段中划线的“灯笼”在这里指的是
    (2) 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的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二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

        ①前些日子在某报见到一段文字:“资料表明,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水力钟的喷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兽首以水报时。这组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宫廷匠师制作。”后又发现各种报刊等宣传媒体虽文字稍有不同(有的还增加了动人故事情节),但都认同此说,大同小异而已。这种说法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工艺制造史,留下段精彩的佳话。其实这只是文学笔法,与历史事实是两回事。

        ②兽首人身的十二生肖辰像是华夏先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在北京地区就有证明。清朝康熙二十年就发现过唐代石刻兽首人身十二生肖辰像。清人吴长元撰《宸垣识略》记其事:“康熙辛酉(1681年),西安门内有中官治宅掘地,得卞氏墓誌,刻十二辰相,皆兽首人身,题曰:‘大唐故濮阳卞氏墓志,文曰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十五年(799年)岁次己卯七月……’”。这是刻在墓誌上的十二辰相,距今已有1200多年。

        ③至迟在13世纪中期,元朝已经将以水为动力的十二生肖辰像安置于宫廷,作为报时装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一,记元大都举行朝正大典的大明殿,“置灯漏贮水运机,小偶人当时刻捧牌而出”。元代著名诗人柯九思《宫词》诗记其事,并于诗后注明:“大明殿有灯漏,饰以真珠,内为机械,以小木偶人十二捧十二相属。每辰初到,偶人相代,开小门出灯外板上,直御床立,捧辰所属,以报时”。

        ④这精巧的机械,由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制造。郭守敬精于仪器和机械制造,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景符和窥仪等十余种观测天象的仪器,以及玲珑仪、灵台水浑等表演天象的仪器。元人齐履谦为记述其生平事迹而撰写的《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特别记述了他为元世祖忽必烈制造贡献这精巧报时装置的事:“公于世祖朝进七宝灯漏。今大明殿每朝会张设之。其中钟鼓皆应时自鸣”。

        ⑤从这些史料可以知道,兽首人身十二生肖像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集体创作,以水为驱动力的十二生肖时辰装置,是13世纪我国大科学家郭守敬发明创造,拥有“专利权”。不能随意将其送给18世纪来华供奉于清朝宫廷的两个欧洲传教士。虽然郎世宁在设计铜兽首时带入欧洲传统的喷水艺术,但其原创权仍然属于中国科学家。

    (有删节)

    (1) 第①段中的“这种说法”指的
    (2) 第②③④段中分别引用史料各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遗忘的圆明园

    卢江良

        ①曾经有人问我:“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我脱出而出:“圆明园。”那个时候,我并未游过圆明园。之所以这么回答,缘于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我的印象中最著名,不是因为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是由于其记录着一页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史。

        ②终于,我启动北京之行。这趟行程我最向往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圆明园。这倒不是想一睹它“万园之园”的风采,只是想瞧瞧它“断垣残壁”的遗迹。在我的心目里,前者是风景,后者是历史,而历史总比风景具有厚重感。

        ③游罢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终于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圆明园。可是,在圆明园游荡的近两小时里,满目尽是碧水青山、葱茂林木和芬芳花草,很难目见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的疮痍景象。我怀疑是否搞错了地方,问身边的妻子:“圆明园是不是被火烧过的那个?”妻子回答:“是呀。”我纳闷:“那怎么一点看不出来?”妻子说:“应该被修复过了。”

        ④我不禁愕然。是旅游开发需要,还是要忘却曾经的屈辱?就在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当儿,不经意来到了西洋楼景区遗址售票处。那里停着一排观光车,但坐车的游客廖如晨星。妻子说:“你说的火烧过的遗址,应该就在那边吧。”

        ⑤这时已近黄昏,游玩了一整天,孩子开始喊累,母亲便提议道:“那个遗址就不要看了,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们不约而同地响应了母亲的“号召”。在走向公园出口的道上,母亲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公园也没什么的,只是比杭州那边的大一点,没什么花头。”

        ⑥我很想告诉母亲:这个公园,本来应该用来凭吊,而不是用来游玩的。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是呀,我凭什么说服母亲呢?在这里面的,能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修复不了的给“圈”起来了,全然丧失了象征国耻的物证和氛围,俨然一个毫无特色的庞大公园,我们还拿什么用来凭吊?

        ⑦返回杭州的火车上,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网站上,对景点的介绍文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描述:“1977年—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这也就是说,不光是公园别处,就是西洋楼景区遗址,也已经进行过修复。

        ⑧至于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有人说:重新修复圆明园,对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塑造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彻底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更是一个世界宣言: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任人欺压的民族,他已经再次站到世界强国之林,是一个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强国。

        ⑨但其实,只要良知未泯,历史的耻辱都应该刻在心灵最深处。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一本《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告诉这个世界: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之痛。她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⑩记住历史才能谈未来,牢记耻辱才能讲尊严。没有对苦难的记忆与感受,何来对幸福的存在意义上的理解与追求;没有对耻辱的强烈体味,何来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与坚守?而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缺乏对苦难的沉痛记忆与对耻辱的刻骨铭怀;烛照当下,我们这个民族又是多么缺乏对苦难的深刻感受与对耻辱的蚀骨反思!

        ⑪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在QQ群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网友众说纷坛,给出的答案千势百态,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一提到圆明园。圆明园,这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被视作中华民族耻辱象征的公园,只历经了短短的150余年时光,就被轻易地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新的国耻呢?

    (1)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圆明园前后的情感变化。阅读全文,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摘抄下来。

    ①游览前:

    ②游览中:

    ③游览后:

    (2) 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是“被遗忘的圆明园”?
    (3) 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你对她的话有什么看法?请写下你的感想或评论。(80字左右)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明不能承受之殇

        ①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0点,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

        ②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③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④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

        ⑤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⑥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

        ⑦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

        ⑧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⑨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⑩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取材于圆明园官方微博)

    (1) 巴黎圣母院遭受烈焰之苦,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痛心疾首。面对文物被烧,文明被毁,圆明园官方微博告诉我们应该
    (2) 依据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化不应该人为践踏,更不应该这样毁灭。

    (乙)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3) 文章简洁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请任选一处语句加以分析。

五、作文

  • 1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代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阅读这本书后,它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情节生动、曲折、感人的故事。

    要求:①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