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014 类型:中考模拟
将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①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1 ,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2 , 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桌上有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一个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毛巾、细线和型号分别为P600、P1000、P2000的耐水砂纸.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磁流体推进器(英语:Magnetohydrodynamic Drive,MHD)是贯通海水的通道内建有一个磁场,这个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之在通道内运动,若运动方向指向船尾,则反作用力便会推动船舶前进.而采用超导磁体作为磁场来源,则称为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通道三部分构成,其推进过程可以借助物理学中的“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这一现象解释.
超导电磁流体推进是把电能直接转换成流体动能,以喷射推进取代传统螺旋桨推进的新技术,它具有低噪音和安全性等特点,在特殊船舶推进应用中具有重大价值.中科院从1996年开始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的研究,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超导螺旋式电磁流体推进实验船.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完成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如图1所示,标志着继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第二次飞行任务正式拉开帷幕.10月17日7时3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如图2所示,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开始了为期30天的中期太空驻留生活,如图3所示.在这30天中,组合体以7.9km/s的速度绕地球飞行,绕地球一周的运行时间约为90分钟,到11月18日,随着天宫二号一起绕地球飞行了大约500圈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分离,开始返回,再返回过程中开始几分钟后,由于返回舱与大气摩擦升温到2000℃以上,使周围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均发生电离,在返回舱周围形成一层高温等离子体电离层,返回舱与外界失去联系进入“黑障区”.不久,随着速度的降低,返回舱的信号再次出现,到14时07分许,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出舱后状态良好.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