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5月份)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71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东汉 D . 西晋
  • 2. 下面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 B .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 C .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D . 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
  • 3. 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

    A . 松赞干布 B . 尺带珠丹 C . 赤尊东赞 D . 骨力斐罗
  • 4. 下面说法最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 .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 中华帝国的衰落
  • 5.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6.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有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 . 杨坚 B . 李渊 C . 李世民 D . 武则天
  • 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

    A . 山东 B . 东京 C . 杭州 D . 四川
  • 8.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 . 士大夫的提倡 B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 农民的需要 D . 达官贵人的需要
  • 9.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 唐未农民战争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朋党之争
  • 10. 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 . 苏轼 B . 关汉卿    C . 辛弃疾 D . 李清照
  • 11.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

    A . 战国 B . 北宋    C . 南宋 D . 明朝
  • 12. 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 .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 他遭奸臣谋害 C .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 . 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节日欢乐气氛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4. 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

    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④宋徽宗把帝位传给宋钦宗

    ⑤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

    A . ④③⑤②①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②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③
  • 15. 《鸡肋篇》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引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情况(    )

    A . 战国 B . 西汉 C . 唐朝 D . 北宋
  • 16. 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A . 建立蒙古政权 B . 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 . 正式定国号为元 D . 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 17. 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

    A . 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 . 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 . 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 . 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 18. 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

    A . 葡萄牙 B . 荷兰 C . 英国 D . 法国
  • 19. 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它们位于今天什么地方(     )

    A . 北京 B . 山东青岛 C . 陕西西安 D . 河北承德
  • 20.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 . 《天工开物》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唐本草》
  • 21.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 . 北宋与金的争战 B . 南宋与辽的争战 C . 北宋与辽的争战 D . 南宋与金的争战
  • 22.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南宋定都临安 B . 宋军收复建康 C . 宋金达成和议 D .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 23.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 24.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 . 唐玄宗统治前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唐高祖统治时期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 25. 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

    A . 夜市 B . 商业区 C . 娱乐场所 D . 居住区

二、解答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如图一,二,三所示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如图四所示

    请回答:

    (1) 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材料一中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名称。

    (2) 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 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  应该是哪个时期?

    (4)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28. 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  引自《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1)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流放蒙古→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

    ①蒙古政权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他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②如图人物为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采取了哪些措施?

    ③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进行的战争性质及影响。

  • 29. 阅读下列材料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宋史》卷365

    回答:

    (1) 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 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3) 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4) 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

试题篮